谈谈我对“易学”的理解

楼主
谈谈我对“易学”的理解
[SIZE=3][COLOR=#0000ff]    [FACE=楷体_GB2312]《易》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可以说是国学之鼻祖。上古流行占卜之风,《易》的起源与蓍龟卜术和筮占有关:卦爻辞是从占卜记录中整理、抽绎出来的;而卦爻象则是由商、周“数字卦”演变而来。其时的占卜方法不止一种,所以,古有“三易”之说,即《连山》《归藏》《周易》。但由于《连山》《归藏》久已失传,今仅存佚文,故已难考其究竟,甚至有人干脆怀疑其存在的真实性。《论语》中有“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其中述及孔子与《易》相关联的地方仅寥寥几处。汉代的《六艺略》中有孔子作“十翼”之说,其所言虽与史实未必尽合,但影响极为深远,随着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确立,《周易》在中国古代被当作儒家经典之一便逐渐深入人心。
[/SIZE][FACE=楷体_GB2312][FACE=宋体]     [/FACE]从“易”文化的流源来看,起源于上古占卜术的“易学”传至孔子生存的周朝末年,已分化为“学术易”和“方术易”两大分支。周朝覆灭后,战乱兴起,所谓“王道既微,诸侯力政”,从而导致周礼体制的瓦解,即通常所说的“礼崩乐坏”。在这个过程中,以孔子为代表的早期儒家学者继承并发扬了“周礼”之《诗》《书》《礼》《乐》等资源,把它们理性化、纲常化;而对《易》也进行了淡化其神秘的方术意味,而把其中的经学部分经过象数化的整理,就形成了儒家五经之一的《周易》。此时的《周易》还停留在“象数易学”阶段。后来,《周易》经过以商瞿、田和、费直为代表的历代儒门弟子不断深究和发展,经过理性化、伦理化、人性化的转化,最后成为儒家经典之一“义理易学”。而《易》的“方术”部分逐渐发展为道教的《易经》。
[/COLOR]     [FACE=楷体_GB2312]现在,一提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人们总把儒学与国学等同起来。儒家思想的确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但其绝对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与核心。如果非要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和主体的话,那就是《易》。不论后来的儒家、法家、道家以及被中国化的佛门,都脱胎于《易》。《易》强调天人合一之思想,万事万物都该追求并自觉遵守天人之道。“只知进,不知退,必进穷绝之地”就是“易学”的一个表现。无论是后来据此发展的中庸之道,还是儒家以“仁”为本,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人生追求,甚至道家独善其身,孜孜以求“道”之真义,佛门的普渡众生,都是为了达到所谓的天人合一这个境界。
[/FACE][FACE=楷体_GB2312][FACE=宋体]     [/FACE]以上是我对《易》的粗浅理解。[/FACE][/FACE][/FACE]
1楼
拜读你的心得,令我似有所得。谢谢繁智!
2楼
繁智高才!我一直觉得孔子晚年读易,韦编三绝,并作【十翼】,是有重要原因的。儒学如果没有【易】,就没有根本。没有天人合一,不与物竞得思想,儒家的思想和主张又是怎么来的呢?
3楼
[SIZE=3][COLOR=#0000ff][FACE=楷体_GB2312]“现在,一提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人们总把儒学与国学等同起来。儒家思想的确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但其绝对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与核心。如果非要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和主体的话,那就是《易》。不论后来的儒家、法家、道家以及被中国化的佛门,都脱胎于《易》。《易》强调天人合一之思想,万事万物都该追求并自觉遵守天人之道。“只知进,不知退,必进穷绝之地”就是“易学”的一个表现。无论是后来据此发展的中庸之道,还是儒家以“仁”为本,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人生追求,甚至道家独善其身,孜孜以求“道”之真义,佛门的普渡众生,都是为了达到所谓的天人合一这个境界。
[/SIZE][FACE=宋体][FACE=楷体_GB2312]    [/FACE]以上是我对《易》的现在,一提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人们总把儒学与国学等同起来。儒家思想的确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但其绝对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与核心。如果非要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和主体的话,那就是《易》。不论后来的儒家、法家、道家以及被中国化的佛门,都脱胎于《易》。《易》强调天人合一之思想,万事万物都该追求并自觉遵守天人之道。“只知进,不知退,必进穷绝之地”就是“易学”的一个表现。无论是后来据此发展的中庸之道,还是儒家以“仁”为本,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人生追求,甚至道家独善其身,孜孜以求“道”之真义,佛门的普渡众生,都是为了达到所谓的天人合一这个境界。
[FACE=楷体_GB2312][FACE=宋体]    [/FACE]以上是我对《易》的粗浅理解。[/COLOR]。”你的现在,一提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人们总把儒学与国学等同起来。儒家思想的确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但其绝对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与核心。如果非要找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和主体的话,那就是《易》。不论后来的儒家、法家、道家以及被中国化的佛门,都脱胎于《易》。《易》强调天人合一之思想,万事万物都该追求并自觉遵守天人之道。“只知进,不知退,必进穷绝之地”就是“易学”的一个表现。无论是后来据此发展的中庸之道,还是儒家以“仁”为本,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人生追求,甚至道家独善其身,孜孜以求“道”之真义,佛门的普渡众生,都是为了达到所谓的天人合一这个境界。
[FACE=楷体_GB2312][FACE=宋体]    [/FACE]以上是我对《易》的粗浅理解。你的粗浅理解已经超过那些名人大家的理解了。[/FACE][/FACE][/FACE][/FACE]
4楼
看君一篇文,胜读十年书。
5楼
[P]回复繁智贤侄: [P]今天有空看一下杨恒均的《家国天下》,其中有关“五识”的见解,人的最高境界是不止【赏识】你的朋友与对手,你的表扬者与批评者,甚至敌人,做一个赏识他人的人,你也该领会,像“沦为封建统治阶级巩固皇权工具”是当代的政治宣传的用词,红色殿堂的经典,我忙于生计,无暇涉猎,就以往我们读书接受的教育和后来社会生活的感染,用常识来判断:自辛亥革命以降,至于改革开放,所有的政治文章,都出于权谋家为了造势,其中不乏为一己之私,唯权位与自家利益为真理,置基本常识于不顾,黑白颠倒,指鹿为马,强词夺理,无所不用其极追求成功的政治理论,我觉得是不健全是思想文化,健全的思想文化应该是不以辩胜求诚胜,不以势胜求理胜。观乎当代中国人的精神粮食,传统的信仰如同西双版纳的原生态一样风景依旧,秀色可餐,人性淳朴,心身康宁。革命化的套餐,我们默默的承受地沟油,瘦肉精等等荼毒生灵的科学发展成果的折腾与摧残。当代的政治家不少是邪性的,当代的理论家不少是恶性的,曾氏历来有振兴家国的男子,贤侄责无旁贷啊,所有有良知的炎黄子孙都一应该就义勇为啊。[/P][/P]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d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