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财富1
    • 积分432
    • 经验5757
    • 文章469
    • 注册2005-11-14
    四川方言安逸惨了 可意会更可言传(转帖)
     

      四川方言的特点是生动、机智和幽默。随着社会发展,有的名词、土语和旧的行业隐语消失了,但语法和语言特色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方言词汇仍然非常丰富。还有不少四川方言词汇如雄起、下课、勾兑等,因其独特的表现力,已在全国广为流传。

      四川方言鲜活生动
      方言是流行于一定地域的语言,是地方文化的重要承载工具,因为它有别于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所以是一方民俗的反映。每一个地方的语言都有它自己的特色,那么四川方言的特点是什么呢?是生动、机智和幽默。随着普通话日益普及,一些过去曾使用过的方言如今已经不再是人们的口头语,为此,很多人都担心方言会不会被普通话同化?会不会消失?经过仔细观察和研究发现,随着社会发展,四川方言不仅没有消失的危险,反而在与时俱进地发生着变化,改变和淘汰的是过去一些不太规范的习惯用语(如部分名词、土语和旧社会的行业隐语等),四川方言的语法和语言特色并没有发生大的改变,方言词汇仍然非常丰富。
      四川话与普通话除了音调不同外,其他特点都基本相近,且四川方言又有它独特的语法特色,明显特征是习惯于副词、动词和形容词的后缀,强调的语气比较重,比如普通话说“很高兴”、“很舒服”,用四川话来说就是“高兴得很”、“安逸得很”、“巴适得很”。重庆话和四川话是一脉相承的,它有一个形容舒服的词叫“安逸得板”,在这里的“板”是动词,惟妙惟肖地表现了那种难以言状的舒服劲。还有“脏稀稀”、“胖嘟嘟”、“傻豁豁”、“疯扯扯”、“酸溜溜”等,都体现出四川方言的独特韵味。
      四川方言的另一个特点是借喻,比如“雄起”一词原反映的是四川人好热闹,喜欢打抱不平的性格特征,后被四川球迷用在足球场上替代传统的“加油”,类似形象生动的引申词语还有“下课”等,已在全国广为流传。四川人喜欢玩麻将,时下有一种非常流行的麻将玩法名叫“血战到底”,它非常俏皮地表达了四川人的热辣性格。“换叫”原本是麻将术语,方言巧妙地把它比喻为离婚之后的再娶;“吃诈糊”也是麻将术语,它和“打冒诈”一样有着欺骗别人的意味;“勾兑”一词本是酿酒行业的术语,四川人却用它暗喻拉关系、套近乎;“再见”的英文 goodbye被四川话翻译过来便成了“估倒掰”,意指恋人之间痛苦的分手。

      幽默感无与伦比
      在地方语言中,四川方言的幽默是无与伦比的。四川方言里鲜有表现悲伤、痛苦的词汇,比如:“今天不小心摔了一跤,把我摔得好痛啊!”这句话如果用四川话来表现就非常有意思:“今天绊了一跤,把老子疼安逸了!”“疼”和“安逸”本是两个意义相反的词,四川人在表达痛苦的时候还不忘把自己调侃一番,这两个词的连接运用,充分显示了四川人乐观的性格。这样的例子还有“巴适惨了”、“高兴惨了”等。四川人还有给别人取“歪号”(外号)的雅兴,根据别人的长相或性格特点,把憨厚老实的叫做“闷墩儿”、还有的将豁儿皮、狗弹子、泥菩萨等用于人的外号,显得特别诙谐。四川人喜欢把地方叫作“塌塌”,把生气叫“怄气”、“冲气”,把唠叨叫“喳哇(儿)”、乱表态叫“冒杂音”。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四川方言的语气助词主要有:嘛、哈、噻、哦、蛮、啵等。比如“好嘛”、“等一会哈”、“是噻”、“是不是哦”、“做啥蛮”、“好了啵”等。绵阳市境内把“就是”爱说成“逗是”,把“搞”用于疑问句末,表示“是不是”的意思。

      妙趣往往只能意会
      方言流行于民间,其妙趣只能意会,所以一般靠口头来传承,用书面语言来表达就存在一定的困难,这也是四川话向外展示自己语言特色时的巨大障碍。近几年以东北方言为代表的方言电视剧在荧屏上火爆,缘于东北话与普通话接近,四川方言剧除了在重庆和云、贵、川效果比较好外,在全国其他地方的反响却不是太大。2006年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川台选送的《“火把”耳朵》小品,由于编导担心直播时全国大部分观众会听不懂,便弃用方言,改用川普台词,结果失去了特色,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四川方言把“干什么”叫作“做啥子”,另一个表述语言“咋子”,更带有一层不耐烦的情绪,由于找不到合适的字,有的网友用“爪”来替代“咋”(za)字,很容易让人误解为另一层意思。另举一例:指被人羞辱时的感觉“铆人巴沙的”,如果用书面语言表现出来后,别说外省人看不懂,四川人看了也不一定马上会反应过来。所以,从事语言研究的专家学者,若能在方言的书面表达和注释上仔细推敲、严格规范,将更充分展示四川方言的独特魅力。


    四川南充嘉陵区一立、曲水曾氏辈分:“曾先文德国兴昌,恒有金银绍世方,庭受天安延尚寺,联细中泽已遗光。”
    我的理想是:农妇,山泉,有点田
                九品,带刀,大侍卫
    工作状态为:家有二十八亩地
                刀耕火种最用力
    联系电话:13550307077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6
      • 财富1
      • 积分3225
      • 经验140062
      • 文章3690
      • 注册2007-10-26
      那是地方品牌!
      诚信做人   踏实做事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七十二 廣
      • 级别
      • 徽章
      • 职务总版主
      • 声望+36
      • 财富3
      • 积分3415
      • 经验210509
      • 文章3327
      • 注册2006-06-21
      四川的方言正如四川的川剧一样,是在历史长河中,由于姓氏人文的迁徙,融合了两湖两广、山左江右以及陕西、河南等诸地区的语言而集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个品牌的包容性不是一句话就能概括的!
      曾氏宗亲网荣誉版主(1943-2018年)四川泸州人,上世祖讳长一,由江西徙河南汝宁府,再徙湖北麻城于洪武年间入蜀定居泸州之北玉蟾山后匡家寺曾大塘,人称河西公。
      博客:http://blog.sina.com.cn/lzzgs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