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曾姓的父系STR-Y检测数据

楼主
汉族曾姓的父系STR-Y检测数据
[P][FACE=宋体][SIZE=4]#每周一姓# 20170811 漢族曾(cong)姓,相互無關樣本量 17:[/SIZE][/FACE][/P][P][FACE=宋体][SIZE=4]O1a-M119: 11.8%[/SIZE][/FACE][/P][P][FACE=宋体][SIZE=4]O1b1a-PK4: 11.8%[/SIZE][/FACE][/P][P][FACE=宋体][SIZE=4]O2a1b-002611: 41.2%[/SIZE][/FACE][/P][P][FACE=宋体][SIZE=4]O2a2a*-M188(xM7): 11.8%[/SIZE][/FACE][/P][P][FACE=宋体][SIZE=4]O2a2a1b-M7: 5.9%[/SIZE][/FACE][/P][P][FACE=宋体][SIZE=4]O2a2b1*-M134(xM117): 5.9%[/SIZE][/FACE][/P][P][FACE=宋体][SIZE=4]O2a2b1a1-M117: 11.8%[/SIZE][/FACE][/P][P][FACE=宋体][SIZE=4]
[/SIZE][/FACE][/P][P][FACE=宋体][SIZE=4]說明:目前測到的曾姓都是 O-M175。O2a1b-002611的比例明顯偏高。[/SIZE][/FACE][/P][P][FACE=宋体][SIZE=4]
[/SIZE][/FACE][/P][P][FACE=宋体][SIZE=4]数据来源:人类生物学在线[/SIZE][/FACE][FACE=宋体][SIZE=2]http://www.ranhaer.com/thread-34480-10-1.html[/SIZE][/FACE][/P][P][FACE=宋体][SIZE=4]统计者: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研究室严实博士polyhedron[/SIZE][/FACE][/P][P][FACE=宋体][SIZE=12px]
[/SIZE][/FACE][/P]
1楼
[FACE=宋体][COLOR=#090909][b]人類學雜記——24. 中國人的超級祖先[/b][/FACE][/COLOR][P][FACE=宋体][COLOR=#090909]
[/FACE][/COLOR][/font][/P][P][FACE=宋体][COLOR=#090909][/COLOR][/FACE][/font][/P][P][FACE=宋体][COLOR=#090909]2013年10月15日,我在arXiv文章数据库挂出了一篇文章(http://arxiv.org/abs/1310.3897 ,带附件的下载地址见http://vdisk.weibo.com/s/qGPNPvCSIf0t ),题目是?Y Chromosomes of 40% Chinese Are Descendants of Three Neolithic Super-grandfathers?,即《40%的中国人的Y染色体来自三个新石器时代的超级祖先》,基本内容如下:首先是对110个东亚样本做Y染色体测序,得到质量可以接受的序列共78个。从里面找到了4000多个新的SNP位点,命名以F(复旦)打头。因为我们捕获来测序的范围是随机的(取的Y染色体上没有重复的约4 Mbp的很多不连续片段的集合,与已知支系信息无关),范围又比较大,所以可以画一棵明确且没有偏向的演化树(因为绝大多数位点都是没有回复突变的),然后就能按传统的分子钟方法计算时间了。[/FACE][/COLOR][/font][/P][P][FACE=宋体][COLOR=#090909]
[/FACE][/COLOR][/font][/P][P][FACE=宋体][COLOR=#090909]计算相对时间只要数每支的突变个数再相比就行了(因为有波动,具体时间还是按最大似然法综合算的),但绝对时间,就是说平均一个突变到底需要多少年,是需要标定的。这里我们先只用了一个1×10-9/年/碱基的突变率。文里用SNP算的相对时间能比用STR算出来的准很多(文中说了,准确度的误差范围和用于计算时间的SNP数开根号成反比)。标定的绝对年代(即SNP的绝对突变率)也许还有些误差,但至少结果也在以往各种方法估出来的范围之中(以往算出走出非洲年龄最小的不到4万年,最大的8万年,我们算出5.4万)。[/FACE][/COLOR][/font][/P][P][FACE=宋体][COLOR=#090909]
[/FACE][/COLOR][/font][/P][P][COLOR=#090909][/COLOR][/P][P][FACE=宋体][COLOR=#090909]文章的结论[/FACE][/COLOR][/font][/P][P][FACE=宋体][COLOR=#090909]
[/FACE][/COLOR][/font][/P][P][FACE=宋体][COLOR=#090909]文章最大的亮点有两个,一个是能相对以往准确得多地算出分支时间,至少是相对时间,另一个是发现O3下面的三个大的星状扩张(下面具体谈到)。以往用Y-SNP不能算时间是因为实验是特地挑的已知SNP来做的,数量少,且本身带有偏向性。而本实验是不带任何人群方面的预设来找的SNP,是不带偏向性的。线粒体全测能算时间也是同样道理。当然因为Y染色体位点多,平均每100年左右就能有一个突变(用全序,即10Mbp左右的范围),而线粒体平均要2000多年才能在全长上有一次突变,因此Y染色体算出的时间精度能比线粒体好很多。[/FACE][/COLOR][/font][/P][P][FACE=宋体][COLOR=#090909]
[/FACE][/COLOR][/font][/P][P][FACE=宋体][COLOR=#090909]支系方面比较重要的结论有以下几点:[/FACE][/COLOR][/font][/P][P][FACE=宋体][COLOR=#090909]
[/FACE][/COLOR][/font][/P][P][FACE=宋体][COLOR=#090909]1. 走出非洲的C、DE、F三大支的分支年代在5万多年。虽然C和F在一起而DE是早分出的,而因为E主体的分布是在非洲,本来有人提出CF和D可能是两批分别走出非洲的,但我们发现CF共有的SNP只有3个,对应大概不到1000年,这样C, DE和F仍是准三叉,根据奥卡姆剔刀原理,还是M168+整体迁出非洲然后E那支再回流非洲的可能性稍大一些。[/FACE][/COLOR][/font][/P][P][FACE=宋体][COLOR=#090909]
[/FACE][/COLOR][/font][/P][P][FACE=宋体][COLOR=#090909]2. F支经历过极强的瓶颈,以致于和C分开后过了差不多2万年才再一次产生下游分支G, H, IJ, K,K下面的分化也很快(NO, P和LT目前来看也是个准三叉,M和S因为没有样本,现在拓扑关系还不明朗),也就是说,F支下面按字母分的单倍群从树干上分出的时间大体都在3.6 – 2.4万年前之间,尤其3.6 – 3万年前是一个快速扩张的时期。O3-M122与O1-M119、O2-M268分开后不久,O1、O2再分开。而下游的分化总的次序是O2最早,其次O3,而O1最晚(不过可能和这次测序的O1样本多数取自华东有关,多取一些南方少数民族的O1样本可能会有一些更早的分支。)[/FACE][/COLOR][/font][/P][P][FACE=宋体][COLOR=#090909]
[/FACE][/COLOR][/font][/P][P][FACE=宋体][COLOR=#090909]3. O系的地理布散,尤其是O3a-M324(占中国人口的一半以上),主要发生在1.9 – 1万年前,即末次冰盛期(2.3 – 1.8万年前)之后的旧石器时代。这段时间全球气候逐渐回暖,海平面从现在海面以下上百米一直升到和目前海平面接近的高度,人类的可活动范围大大扩展,技术上也有了一些创新,比如陶器的发明,农业也出现了萌芽。[/FACE][/COLOR][/font][/P][P][FACE=宋体][COLOR=#090909]
[/FACE][/COLOR][/font][/P][P][FACE=宋体][COLOR=rgb(9, 9, 9)]4. 在树上观察到,[/FACE][COLOR=#ff0000]5000到6000多年前左右,在中国出现了三个超级祖先,一个在M117下,一个在M134的另一个分支,即F444下,还有一个在002611的下游F11下。[/COLOR][COLOR=#ff0000]这三个超级祖先出现的年代很接近[/COLOR][COLOR=rgb(9, 9, 9)](次序按不同方法算出来有所区别)。[/COLOR][COLOR=rgb(9, 9, 9)]我把他们分别称为[/COLOR][/COLOR][COLOR=rgb(9, 9, 9)][b][SIZE=5]Oα, Oβ和Oγ[/SIZE][/b][/COLOR][COLOR=rgb(9, 9, 9)],算作对现有单倍群命名系统的一个改进。[/COLOR][/font][COLOR=rgb(9, 9, 9)]这三个大约6000年前的人的后代构成了现在汉族人群的40%以上。[/COLOR][COLOR=rgb(9, 9, 9)]之所以很特别(因为一个人群往上推总会推到某个时候有个祖先的后代占了一大半),是因为在这三个扩张以前的Y染色体树的所有分支,都是二叉,而这三个扩张是星状扩张,即突然从一个人演化出难以分出先后(这篇文章的测序精度是平均250年一个突变)的5 – 7个支系,而且这5 – 7支是都有后代一直延续到现在的。长支或二叉当中的那些古人当然不是说那些人都没有兄弟,而是说无数辈的兄弟都没能传下男性后代,当时的人口扩张也相对缓慢,只有这几支幸运儿的后代终于活到了现代。[/COLOR][/font][/font][/font][/P][P][FACE=宋体][COLOR=#090909]
[/FACE][/COLOR][/font][/font][/P][P][FACE=宋体][COLOR=#090909]5. [/FACE][b]C3-M217[/b]是占中国10%左右的大支系,很清楚分为南北两支,2.6万年前分开,比O3和O1’2分开还略早。结合STR结果来看,汉族的C3基本都是南支,且存在一个6000多年前的扩张(可能比O3下的三大簇略早)。[/COLOR][/font]汉族和北方民族都常见的C3d-M407属于南支那个扩张下游的。而星簇(star cluster,以前Zerjal et al.说是成吉思汗生出来的)、448-del两个重要支系(应该也有C3c-M48)属于北支。[/font]C3的北支基本在汉族里不存在。[/font]关于C单倍群的更多细节,我的同事兰海应该会发表一篇paper来说明。[/font][/font][/font][/font][/P][P][FACE=宋体][COLOR=#090909]
[/FACE][/COLOR][/font][/font][/P][P][FACE=宋体][COLOR=#090909]6. [/FACE]N单倍群的最早分化也在1.6万年前。也分为南北两支。[/COLOR]结合STR来看,原先的N1a-M128和N1c-M46(应该也有N1b-P43)都是北支的。关于N的更多细节,我也会另外写一篇paper来讲。[/font][/font][/font][/font][/P][P][FACE=宋体][COLOR=#090909]
[/FACE][/COLOR][/font][/font][/P][P][FACE=宋体][COLOR=#090909]文章里没写的(因为文章本来要投大杂志的,因篇幅有限或说了会被审稿人挑刺所以没放在文章里,或者被别人抢去的,或是证据不足的猜想):[/FACE][/COLOR][/font][/font][/P][P][FACE=宋体][COLOR=#090909]
[/FACE][/COLOR][/font][/font][/P][P][FACE=宋体][COLOR=#090909]7. 时间估计的不精确性。因为原先文章里的用STR计算突变率有一些问题,在后来投的稿里这部分被砍掉了。但相对的STR时间计算是没有问题的。这里给出两张散点图,比较相同的两个样本用17-STR得出的时间和直接数相差的SNP数的对比。前一张图是所有样本间的两两比较。后一张图是Oγ星状扩张中每对共祖于星点的两个样本的STR计算时间和相差的SNP数的对比。因为是同一个星,理论上两个样本的共祖时间几乎相同。可见SNP算出的时间精度远好于STR算出的,而STR得到的结果经常可能差出一个数量级以上。或者说,两个样本STR很远的可以排除近期的共祖,但STR近的,实际共祖时间可能很晚但也不排除实际很早但是因为巧合而STR接近了。经常有人问,我们两个人STR差4个点,到底能差多少年,我说100年到1万年都没准,这确实不是搪塞。[/FACE][/COLOR][/font][/font][/P][P][FACE=宋体][COLOR=#090909]
[/FACE][/COLOR][/font][/font][/P][P][FACE=宋体][COLOR=#090909]8. 这三个超级祖先到底是什么人。首先,这个扩张年代正好在五六千年前,属新石器时代晚期,对应的文化包括仰韶时代晚期和大汶口文化晚期等(我知道有人认为这三个扩张不是发生于黄河流域的,留以后发现更多证据,尤其是古DNA证据来回答了。)这个时代我知道的有两个大的变革,一个是农业的大发展,谷类从采集、狩猎的辅助食物变成了食物的主体部分,人们的食物开始严重依赖农业,同时聚落的分布密度大大增加,说明人口增加。同时又有一个社会结构的变化,墓葬从群体葬逐渐发展出了单人葬和对偶葬,说明社会从母系社会变成了父系社会。因此,对于这三个超级祖先,有两种解释:其一,他们是最早的集约化农民,因为生产力(谷物和人口的)大幅发展,成了超级祖先,因此称Oα, Oβ和Oγ分别为“农民甲”、“农民乙”和“农民丙”。有人不相信这种解释,认为他们肯定是很伟大的部落首领,有巨大的权力而能占有很多女人,建议用三皇来称呼,我按照计算出的时间,分别把Oγ, Oβ和Oα分别称作“天皇”、“地皇”和“泰皇”。(还有建议把他们称作“炎帝”、“黄帝”和“蚩尤”的,因为时间不符合,而且因为可能有历史原型而对应支系可能被证伪,再加上“蚩尤”从民族学上看大概对应苗瑶的O3a2b-M7而不属这三大簇,所以我觉得还是用纯神化的三皇更合适一些。)当然用三皇命名有些人会觉得神棍一些,宁可用“农民”,不过其实把人类父系共祖称作“Y染色体亚当”同样神棍。我觉得反正这三簇是客观存在的,短时间也不容易证明到底他们是什么样的人物,那称作农民还是三皇就看个人信仰了。[/FACE][/COLOR][/font][/font][/P][P][FACE=宋体][COLOR=#090909]
[/FACE][/COLOR][/font][/font][/P][P][FACE=宋体][COLOR=#090909]9. [/FACE]除了三个O3下面的超级祖先,另有两支也需要关注,一个是[b]C3下面F1144[/b]的下游扩张,即南支,扩张时间可能比O3的三大簇略早,另一个是[b]O1a1下面F78[/b]的下游扩张,年代可能只有4000年不到。这两支的人口大概也各占了汉族的10%上下[/COLOR],但因为高通量测序时没有足够的样本或有的样本测序质量不好,尚未能表现出星状扩张,但我相信如果能扩大测序样本的数目,也是能找到类似星簇的扩张的。(我还暂时没有给这两支起名字。)这样,把这两支也加上,这五个新石器祖先的后代就能占到汉族及中国人60%的比例了。[/font][/font][/font][/font][/P][P][FACE=宋体][COLOR=#090909]
[/FACE][/COLOR][/font][/font][/P][P][FACE=宋体][COLOR=#090909](上图是五支祖先大致的分布范围和所占人口比例。不是严格计算,汉族之外的支系判断可能有错。)[/FACE][/COLOR][/font][/font][/P][P][FACE=宋体][COLOR=#090909]
[/FACE][/COLOR][/font][/font][/P][P][FACE=宋体][COLOR=rgb(9, 9, 9)]10. 关于华夏的起源。因为这篇文章计算了时间,所以明确了,汉族(或中华民族)的大多数姓氏的都起源于一个几千年前叫黄帝的共同父系祖先必然是不可能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最大的簇(Oα)也不过占汉族父系的16%。不过,这篇文章同样也说明了,[/FACE][COLOR=#0000ff]史前不远的时代,华夏确实有少数几个超级祖先,他们短时间繁殖出了大量的后代,也就是说这些有关共同祖先的传说确实是有其原型的,只不过其重要程度被夸大了。[/COLOR][/COLOR][/font][/P][P][FACE=宋体][COLOR=#090909]
[/FACE][/COLOR][/font][/font][/P][P][FACE=宋体][COLOR=#090909]文章发表历经的坎坷[/FACE][/COLOR][/font][/font][/P][P][FACE=宋体][COLOR=#090909]
[/FACE][/COLOR][/font][/font][/P][P][FACE=宋体][COLOR=#090909]很多人,包括爱好者和业内人士,都知道我的结果早就出来了,这两年一直都在催问我文章什么时候能出来,位点什么时候能公布。首先,按照通常的科研规范,似乎文章没有经过同行评议,文章没有发出,是不能对外发布消息的。其次,文章是实验室老师辛苦申请基金、多人多年合作做出的结果,随便公布数据而没有相应文章发表是损害实验室利益的,而今后继续申请科研基金、评职称等等,按目前中国的体制,全看文章的影响因子,且只有一作和通讯作者算数。其他的,至少对于生物学来说,发中文文章不算有效工作,合作作者不算,出书不算,做科普不算,这些只能在有闲的时候做。所以,对于这篇文章,首先只能考虑发paper,而且杂志分数越高越好。[/FACE][/COLOR][/font][/font][/P][P][FACE=宋体][COLOR=#090909]
[/FACE][/COLOR][/font][/font][/P][P][FACE=宋体][COLOR=#090909]这篇文章首次投出是2011年11月,这两年先后投过Nature, Science, Nature Genetics, Nature Communications, PNAS。有的杂志是被编辑直接毙掉,还有的杂志是跟审稿人撦了好几次皮,先后投过3个版本,历经9个月,最后被拒掉的。几次投出之间还有过好几次大的内容的删改,比如突变率的计算方法和SNP-STR对照比较等,还有改文章的着重点等。前一次拒掉和下一次投出之间改文章经常又要花几个月。这两年,好几篇实验做得并不如我们的文章登上了Science或Genome Research这样的杂志,我们文章的新颖性也越来越差。[/FACE][/COLOR][/font][/font][/P][P][FACE=宋体][COLOR=#090909]
[/FACE][/COLOR][/font][/font][/P][P][FACE=宋体][COLOR=#090909]最终为了避免文章中的发现变得一钱不值,我出于促进知识传播和对我的青春负责的理念,决定还是先把文章公开到arXiv上。这个数据库是没有同行评审的,也就是说只有靠读者来衡量文章的价值。但这上面的文章能被引用。有同行评审的杂志我也还在投着,就算能发出去,分数也没多少了。从考核体系角度看,这四年的我和同事的工作和花的研究经费就算喂狗了,我的稳定教职也没戏了,只能继续做一个二站的博后。(话说,有时候很明显从编辑和审稿人打回的意见里能感觉到对中国或东方人的歧视。这篇文章的作者全都是中国人,复旦大学或者中科院计算生物所的成员。因为发表时间拖久了,文章本来的亮点一个个被别人的文章抢了去,也只得把题目从一个全球性的时间计算改成关于中国人祖先扩张的,导致文章更难发表。如果是关于犹太人或者欧洲人的文章,经常是随便一点儿数据都能发到高分杂志。之前曹操后代那篇文章也只投到了日本的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杂志。)[/FACE][/COLOR][/font][/font][/P][P][FACE=宋体][COLOR=#090909]
[/FACE][/COLOR][/font][/font][/P][P][FACE=宋体][COLOR=#090909]这期间我如果做错了什么,或者什么原因造成的文章难以发表,有什么更好的信息发布方案,都可以帮忙指出,如果有办法能同时兼顾知识传播和实验室利益,我会很感激的。[/FACE][/COLOR][/font][/font][/P][P][FACE=宋体][COLOR=#090909]
[/FACE][/COLOR][/font][/font][/P][P][FACE=宋体][COLOR=#090909]作者:polyhedron(复旦大学严实博士)[/FACE][/COLOR][/font][/font][/P][P][FACE=宋体][COLOR=rgb(9, 9, 9)]首發於2013.10.18,新浪博客[/FACE][URL=http://blog.sina.com.cn/ychromosome][b][COLOR=#d52b2b]http://blog.sina.com.cn/ychromosome[/COLOR][/b][/URL][FACE=Verdana, 宋体, sans-serif][COLOR=rgb(9, 9, 9)][BGCOLOR=rgb(188, 211, 229)] [/COLOR][/FACE][/COLOR][/BGCOLOR][/font][/font][/font][/P][P][FACE=宋体][COLOR=#090909]修改於2014.01.30          (文中图片请看博文)[/FACE][/COLOR][/font][/font][/P][P][SIZE=9pt][SIZE=9pt][/SIZE][/SIZE][/P][P][SIZE=9pt][SIZE=9pt][/SIZE][/SIZE][/P]
2楼
[P][b][SIZE=4]分子人类学所见东夷族群的起源与演化[/SIZE][/b][/font][/P][P][SIZE=9pt][SIZE=9pt][COLOR=#111111][SIZE=9pt]
[/SIZE][/COLOR][/SIZE][/SIZE][/P][P][SIZE=9pt][COLOR=#111111]东夷族群是秦汉时期所称的上古时代中国人的三个主要来源之一(华夏、蚩尤和东夷),上古时代把居住在黄河中游地区的民族称为“华夏”,而把华夏以外的其他民族称之为蛮、夷、戎、狄。夷大致分布在华夏族的东部,便被称为东夷。东夷的具体分布,据傅斯年研究,在“今山东全省境中,及河南省之东部,江苏之北部,安徽之东北角,或兼及河北省之渤海岸”。上述认识得到了考古学上的支持,“黄河南岸的杞县至淮河北岸的安徽临泉一线”以东都是东夷族群的分布区[1]。[/COLOR][/SIZE][/P][P][SIZE=9pt][COLOR=#111111]
[/COLOR][/SIZE][/P][P][SIZE=9pt][FACE=宋体][COLOR=#111111]东夷族群在山东及其周边地区先后创造了灿烂的有承继性的北辛、大汶口、龙山和岳石文化。北辛文化是因滕县北辛遗址而得名,北辛遗址的年代当在公元前5400至前4300年之间。大汶口文化源自北辛文化,在公元前4300年至前2400年左右,历时长达2000年。大汶口文化分布范围很广,北起辽东半岛,南至苏北、皖北,西到河南的信阳、平顶山和洛阳一线。大汶口文化出土器物中出现了较多礼器化的石钺和玉钺、彩陶、纺轮和骨针等,还出现了刻在陶器上的图象文字。龙山文化出现在大约公元前2400年至前1900年,其分布范围更广,向西甚至远达山西、陕西等地。龙山文化是铜石并用的时代,并出现了夯土的类似城堡的建筑等。岳石文化出现在公元前1900年至前1600年前后,主要分布在山东大部分地区、江苏北部和河南东部,考古界都认可岳石文化由龙山文化发展而来[2]。“东夷”这个称谓直到西周才正式出现,当时东夷族群是周王朝的劲敌。周公、成王东征以后,山东境内的东夷势力一蹶不振,而淮河地区得淮夷逐渐兴起,成为东夷中势力最强的一支。到西周晚期,东夷的中心更向南移。这一过程中,东夷已广泛接受中原文化的影响而逐渐走上了融合的历程[3]。[/FACE][/COLOR][/SIZE][/P][P][SIZE=9pt][COLOR=#111111]
[/COLOR][/SIZE][/P][P][SIZE=9pt][FACE=宋体][COLOR=#111111]东夷族群是整个中华民族的主要源头之一,对理解中国各民族族群的起源、融合和分化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近年来,DNA分型与测序技术的突破性进展,极大地推动了分子人类学的进展,随着东亚及其周边人群的分子人类学数据的不断积累,尤其是父系Y染色体研究的一系列进展,使得东夷族群的遗传脉络逐渐明晰。[/FACE][/COLOR][/SIZE][/P][P][SIZE=9pt][COLOR=#111111]
[/COLOR][/SIZE][/P][P][SIZE=9pt][FACE=宋体][COLOR=#111111]人体内有23对染色体,其中22对常染色体中,每一对染色体都有一条来自父系,一条来自母系,两条染色体在传代过程中对应的部分会发生交换,从而造成混血的效应,就是遗传学上说的重组。另一对性染色体包括X染色体和Y染色体。在女性体内,X染色体也是成对的,分别来自父母双方,所以也不能避免混血的影响。而在男性体内,却只有一条来自母亲的X染色体和一条来自父亲的Y染色体,也就是说男性的Y染色体只能来源于父亲。Y染色体DNA大约包含六千万个碱基对,其中染色体两端的5%为拟常染色体区域,在传代过程中与X染色体相应区段会发生重组,而主干部分的95%为非重组区域,不与任何染色体发生重组。所以,Y染色体主干部分的此特性,保证了子代能完整地继承父代的Y染色体主干而不受混血影响,保证了Y染色体主干的严格父系遗传。根据Y染色体上碱基突变的不同可以将其分成不同的类型研究。Y染色体主干的类型分布,也就成了直接追溯群体或者家族的父系起源的最佳方法。这些类型,我们称之为“单倍群”,全世界的Y染色体都属于一种单倍群,都来自二十多万年前的一个东非晚期智人男子。进而,全世界又可以分为20种主干单倍群,编号从A到T [4]。其中O, C, D和N是东亚四个主要单倍群,约占到东亚全部男性的93%。O-M175是东亚最大的单倍群,约75%的中国人以及超过50%的日本人都可归到这一类型下。O-M175分出三个主要的下游单倍群O1a-M119、O2-M268以及O3-M122,这三个单倍群约占到东亚男性的60%。O1a-M119在中国东南沿海、侗傣族群、台湾原住民中集中分布。O2-M268约在汉族中占5%以上,O2a1-M95是O2下的主要支系,在华南、南方少数民族、中南半岛及印度门哒人群中分布较多。O2b-M176是O2下的另一支系,最主要集中于朝鲜半岛、朝鲜族和日本弥生人,越南人和汉族中也有少量分布。O3-M122是中国最常见的单倍群,遍及整个东亚和东南亚,占汉族50-60%左右。O3a1c-002611、O3a2c1-M134和O3a2c1a-M117是O3下的三个主要支系,各占到汉族的12-17%左右。O3a2c1a-M117在藏缅族群中也有较多分布。O3下的另一支系O3a2b-M7在苗瑶和孟高棉人群中高频出现,但在汉族中却不足5% [5]。所以O3单倍群是汉藏、苗瑶族群的代表类型,是与中华民族起源和演化相关的关键类型。[/FACE][/COLOR][/SIZE][/P][P][SIZE=9pt][FACE=宋体][COLOR=#111111]
[/FACE][/COLOR][/SIZE][/P][P][SIZE=9pt][FACE=宋体][COLOR=#111111][b][SIZE=4]单倍群O3a1c-002611[/FACE][/b][/COLOR][/SIZE]及其下游支系有着独特的分布规律。这一单倍群在中国及东南亚大陆普遍存在,尤其在东部沿海地区高频分布,但南岛印度尼西亚和大洋洲未发现或非常低频。其下游分支O3a1c2-F238仅分布于中国,而O3a1c1-F11却从东南亚老挝到中国东北地区都有分布,O3a1c1-F11在汉族、朝鲜族及蒙古族中高频,而在西藏人群中低频。单倍群O3a1c-002611的STR多样性自南往北降低,中国西南及老挝人多样性最高,如青海藏族、西南部汉族。满族人也显示了一个比较高的多样性,但这可能是由于满族与北亚人群和汉族近期基因交流的结果。相比之下,东北汉族和蒙古族多样性相对较低,西北、中部汉族的多样性和东部汉族几乎相同。STR多样性模式表明O3a1c-002611可能来自东南亚,然后向北迁移,O3a1c1-F11的多样性也表现出几乎相同的模式。时间是搭起分子人类学与考古学、历史学的桥梁,分子钟的方法和理论是生物进化上估算分化时间的核心之一,被广泛应用于研究人类群体的起源和分化时间。结合STR多样性模式的分析以及时间估算,002611及F11的突变似乎同时发生于约1.2万年前的东南亚人群,然后向北迁徙到东亚。汉族O3a1c1-F11的变异年龄约为4800年,STR的网络结构图呈现星状扩散,反映出汉族的该父系类型在新石器时代有过强烈扩张。汉族的O3a1c2-F238的STR年龄约为7200年,O3a1c2-F238未见于老挝人,在西部的藏族和其他人群也非常低频,我们认为F238突变可能产生于约7千年前的中国东部的族群中。Y染色体O3a1c-002611的遗传证据勾勒出新石器时代晚期汉族祖先清晰的迁徙和扩张模式,单倍群O3a1c-002611、O3a1c1-F11在约1万2千年前开始从东南亚大陆向北迁徙,约7千年前,单倍群O3a1c2-F238起源于中国东部的汉藏祖先人群,约6千年前,汉族祖先脱离原始汉藏族群,广泛分布到东部和南部,约5千年前,单倍群O3a1c1-F11可能在东部族群中经历了快速的扩张过程,并与周围人群融合形成东亚各个民族[6]。由于Y染色体STR突变率的不稳定且随着位点的不同而相差很大,根据STR估算的时间有很大的不准确性。为此,我们使用捕获测序等方法对110个东亚样本做Y染色体全测序,重新计算了Y染色体主要分支节点(尤其是O3单倍群)和相关东亚族群的分化时间。我们发现,在6800到5400多年前,在中国出现了三个超级祖先,一个在O3a1c-002611下游(即F11),另两个在O3a2c1-M134和O3a2c1a-M117下游。这三个大约6000年前的人的后代构成了现在汉族人群的40%以上,这三个扩张是星状扩张,即突然从一个化出多个支系,而且这多个支系是都有后代一直延续到现在的[7]。这三个中国人的超级祖先中,最古老的是[b]O3a1c1-F11[/b]这一支,大约在6800年前,这一时间与考古学上[b]大汶口文化[/b]的兴起时间竟是完美契合。通过Y染色体单倍群O3a1c-002611的地理分布特征以及年代估算,我们可以看出是该父系类型与5-7千年前的中国东部某古老族群有着极其紧密的关联,而这一古老族群最有可能就是东夷族群。[/SIZE][/P][P][SIZE=9pt][COLOR=#111111]
[/COLOR][/SIZE][/P][P][SIZE=9pt][FACE=宋体][COLOR=#111111]综上,我们认为东夷族群的父系Y染色体代表类型是O3a1c-002611,在约1万2千年前开始从东南亚大陆向北迁徙进入中国,其下的支系O3a1c1-F11在约6千多年前在中国东部地区经历了强烈的人口扩张,O3a1c-002611及其下游支系并没有参与藏缅族群的形成,而是与原始汉藏祖先人群交流融合而逐渐形成了现今汉族的主体成分之一。[/FACE][/COLOR][/SIZE][/P][P][SIZE=9pt][COLOR=#111111]
[/COLOR][/SIZE][/P][P][SIZE=9pt][FACE=宋体][COLOR=#111111]参考文献:[/FACE][/COLOR][/SIZE][/P][P][SIZE=9pt][FACE=宋体][COLOR=#111111]1.王奇伟. 东夷集团在中国上古时代的地位应予重新认识. 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 2008, 36(2):56-62.[/FACE][/COLOR][/SIZE][/P][P][SIZE=9pt][FACE=宋体][COLOR=#111111]2.孙海洲, 孙玮. 从地下考古看华夏文明的起源. 安徽史学. 2004, 5: 16-22.[/FACE][/COLOR][/SIZE][/P][P][SIZE=9pt][FACE=宋体][COLOR=#111111]3.何光岳. 淮夷史考. 安徽史学. 1986, 2: 013.[/FACE][/COLOR][/SIZE][/P][P][SIZE=9pt][FACE=宋体][COLOR=#111111]4.王传超, 严实, 李辉. 姓氏与 Y 染色体. 现代人类学通讯. 2010, 4: e5.[/FACE][/COLOR][/SIZE][/P][P][SIZE=9pt][FACE=宋体][COLOR=#111111]5.Chuan-Chao Wang, Li Hui (2013)Inferring Human History in East Asia from Y Chromosomes. InvestigativeGenetics, 4:11.[/FACE][/COLOR][/SIZE][/P][P][SIZE=9pt][FACE=宋体][COLOR=#111111]6.Chuan-Chao Wang, Shi Yan,Zhen-Dong Qin, Yan Lu, Qi-Liang Ding, Lan-Hai Wei, Shi-Lin Li, Ya-Jun Yang, LiJin, Hui Li, the Genographic Consortium (2013) Late Neolithic expansion ofancient Chinese revealed by Y chromosome haplogroup O3a1c-002611. J Syst Evol.51(3):280–286.[/FACE][/COLOR][/SIZE][/P][P][SIZE=9pt][FACE=宋体][COLOR=#111111]7.Yan Shi, Wang Chuan-Chao, ZhengHong-Xiang, Wang Wei, Qin Zhen-Dong, Wei Lan-Hai, Wang Yi, Pan Xue-Dong, FuWen-Qing, He Yun-Gang, Xiong Li-Jun, Jin Wen-Fei, Li Shi-Lin, An Yu, Li Hui, JinLi (2014) Y Chromosomes of 40% Chinese Descend from Three NeolithicSuper-Grandfathers. PLoS ONE 9(8): e105691.[/FACE][/COLOR][/SIZE][/P][P][SIZE=9pt][FACE=宋体][COLOR=#111111]
[/FACE][/COLOR][/SIZE][/P][P][SIZE=9pt][FACE=宋体][COLOR=#111111]作者: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实验[/FACE]室王传超  文章来源[SIZE=9pt]:[/SIZE][/COLOR][URL=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48453-871259.html]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48453-871259.html [/URL][/SIZE][/P]
3楼
[P][FACE=宋体][b][SIZE=4]人類學雜記——1. 人體DNA及其遺傳規律的介紹[/FACE][/b] [/SIZE][/P][P][FACE=宋体]
[/FACE][/P][P][FACE=宋体]本篇是科学介绍性质的(就是说里面的话需要比较靠谱一些)。看懂本篇的内容,可能还是需要用到高中生物课本里的知识,但我会争取讲明白一些的。[/FACE][/P][P][FACE=宋体]
[/FACE][/P][P][FACE=宋体]我们明白,遗传就是从父母传给子女,而且是先天的。比方说,一个人脸上被划了一道疤,这是不会传给他的孩子的。孩子也不会因为和生身父母分开生活而长得更像养父母。遗传的基础,现在已经明白是由细胞内的DNA(全称: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传下去的。(题外话,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曾经以为生命是蛋白质体的存在形式,现在我们知道这不是本质,因为蛋白质不能自我复制。但恩格斯当时没有认识到核酸的意义不是他的错误,而是当时的知识所限,恩格斯也不是神。真正错误的是拿革命前辈的话当圣旨,这纔是阻碍中国科学发展的重要原因。)[/FACE][/P][P][FACE=宋体]
[/FACE][/P][P][FACE=宋体]大体上,DNA是父母传递给子女的决定性的物质。在细胞中,DNA上的基因被转录成为RNA(核糖核酸),而RNA被翻译成为蛋白质。这一过程被称作“中心法则”(central dogma)。这里面,DNA是可以自我复制的(RNA和蛋白自我复制比较次要,具体细节这里暂时不讲了)。DNA的化学结构是一个双螺旋,其中每根单链的骨架是由磷酸基团和脱氧核糖相间串起来的,而四种碱基(腺嘌呤A、鸟嘌呤G(早先翻译成“鸟便嘌呤”,guanine来自guano“鸟粪”一词)、胞嘧啶C和胸腺嘧啶T)连接在脱氧核糖(deoxyribose)上。每两个脱氧核糖之间通过一个磷酸基团连接起来,一端在上一个脱氧核糖的3´端,另一端在下一个的5´端,就形成了脱氧核糖核酸的一根链。两根链方向相反,通过氢键相互结合,A通过两个氢键配T,而G通过三个氢键配C。一个A和T或者G和C的配合叫一个碱基对(base pair,简写bp),是双链DNA的最小单元。建议参考维基百科[[DNA]]条目,翻墙有图和动画看(我先不介绍翻墙了,反正翻墙技能是科学工作者和求知者必备。穆罕默德也教导说“学问远在中国亦当往求之”(اطلبوا العلم ولو بالصين))。[/FACE][/P][P][FACE=宋体]
[/FACE][/P][P][FACE=宋体]人体每个细胞中共有46条染色体,其中有44条在几乎所有身上人都是成对的,称作常染色体,基本上按长度,从1编号到22,1号最长,21号最短(本来以为22号最短的)。另外,女人有一对X染色体,男人是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就是1个DNA分子。所有染色体都是线形的,缠绕压缩成为显微镜能看到的形状。整个人基因组的染色体大约有3 Gbp(即3×10⁹ bp)长,其中每条染色体只算了一次,如果按对来算还要乘以2。此外,细胞里还有一种DNA是环状的,存在于线粒体(mitochondrion)中。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十几亿年前从自由生活的细菌(基因组也是环状的)变成了真核细胞的“奴隶”。每个细胞内经常有成百上千个线粒体,但线粒体DNA(简写mtDNA)很短,只有16 Kbp多(1.6万多个碱基)。[/FACE][/P][P][FACE=宋体]
[/FACE][/P][P][FACE=宋体] [/FACE][/P][P][FACE=宋体][COLOR=#0000ff]因为只有男人有Y染色体,因此一个男人的Y染色体只能从他的父亲传递下来。所以,Y染色体标示其父系的谱系。在东亚的多数民族,因为姓氏也是从父亲传下来的,因此Y染色体和姓氏是相伴随传下来的。[/FACE]Y染色体也是最短的几条染色体之一,只有大约60 Mbp长,但比线粒体长多了。[/COLOR][/P][P][FACE=宋体]
[/FACE][/P][P][FACE=宋体]而线粒体,在精卵结合的时候,精子中的线粒体并未进入受精卵(也有硏究说是进了受精卵但不能存活下来),[COLOR=#0000ff]受精卵中的线粒体都是继承母亲的。因此一个孩子,不论男女,其线粒体DNA都是继承自他的母亲。[/FACE][/COLOR][/P][P][FACE=宋体]
[/FACE][/P][P][FACE=宋体]至于[b]常染色体[/b],因为每个人的两条分别继承自父亲和母亲,而在减数分裂的时候,每对的两条(比如对于父亲,从爷爷和奶奶来的两条)并不是取一条完整的染色体到配子(即男性的精子或女性的卵子)中,而是把不同来源的两条打乱后接成一条,即重组。因此每个人的一对染色体中通常来自四个祖父母的都有。一对X染色体在母亲的卵细胞减数分裂时同样也会重组。因此我们无法简单通过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来追踪谱系。[/FACE][/P][P][FACE=宋体]
[/FACE][/P][P][FACE=宋体] [/FACE][/P][P][FACE=宋体](图中a指常染色体(autosome),X、Y不用说了,mt指线粒体(mitochondrion)。)[/FACE][/P][P][FACE=宋体]
[/FACE][/P][P][FACE=宋体][COLOR=#0033ff]目前能测的人类最详细的谱系也就是通过Y染色体硏究的父系谱系(只有男人能做),以及通过线粒体DNA硏究的母系谱系(男女都能做)。而X染色体、常染色体只能进行相似度、共享成分、连锁重组之类的分析,而无法画出一棵大树。[/FACE]对常染色体的分析有些类似于对语言的分析,因为语言也是多源的,很多时候分不清所谓的“正源”。[/COLOR][/P][P][FACE=宋体]
[/FACE][/P][P][FACE=宋体]我做的课题最主要是[b]Y染色体,也就是父系[/b]。父系也是和语言谱系联系最紧密的,随着姓氏传递(有各种例外情况,以后会讲),同时在中国经常有家谱和史书的记录,这是我博文内容的重点。[/FACE][/P][P][FACE=宋体]
[/FACE][/P][P][FACE=宋体]首發於2011.11.04,新浪博客[/FACE][/P][P][FACE=宋体]最後修改於2011.11.08[/FACE][/P][P][FACE=宋体]作者:复旦大学严实博士polyhedron  来源:[/FACE][URL=http://blog.sina.com.cn/ychromosome]http://blog.sina.com.cn/ychromosome[/URL][/P]
4楼
[P][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b]提问[/b]:江西庐陵曾氏,O1a1a1a,请问O1a是否是曾氏主流分型?[/FACE][/SIZE][/FACE][/SIZE][/FACE][/SIZE][/FACE][/P][P][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
[/FACE][/SIZE][/FACE][/SIZE][/FACE][/SIZE][/FACE][/P][P][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在wegene做的测试。祖源分析结果:99.23%中华民族(南汉57.52%,北汉38.27%,畲族2.29%,苗瑶0.99%,拉祜0.14,韩国0.73%),Y染色体是O1a1a1a单倍型,线粒体是B4H单倍型。由此产生了一些疑惑。曾氏有天下一曾无二曾之说,即来源清晰单一(出自大禹少康一脉),并且历史上极少有外族改姓并入曾氏的记录,因此曾氏的Y染色体是比较适合作为父系祖源分析的样本。南方的曾氏族谱上记载在西汉末年从山东封地南迁至庐陵,南方其他各地的曾氏基本都是以庐陵为中心再外迁出去,而我们家这一支就是留在庐陵当地一直繁衍至今的。因为经过了两千年在南方的繁衍,曾氏已经成为了主要聚居于南方的姓氏,自然我的常染分析结果是南汉比例最高是情理之中的。只是对Y染色体测出来是O1A有点疑惑,因为推算回去两千年前在山东的远祖也是O1A,是否说明在当时O1A是华北地区的主流而非如今的O3,还是说在当时在华北的曾氏已经是少数派了呢?当然,这前提是基于O1A确实是曾氏的主要单倍型,所以也在此期待曾氏宗亲能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啊。[/FACE][/SIZE][/FACE][/SIZE][/FACE][/SIZE][/FACE][/P][P][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
[/FACE][/SIZE][/FACE][/SIZE][/FACE][/SIZE][/FACE][/P][P][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    [b]讨论:[/b][/FACE][/SIZE][/FACE][/SIZE][/FACE][/SIZE][/FACE][/P][P][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
[/FACE][/SIZE][/FACE][/SIZE][/FACE][/SIZE][/FACE][/P][P][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曾氏主流分型是002611[/FACE][/SIZE][/FACE][/SIZE][/FACE][/SIZE][/FACE][/P][P][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
[/FACE][/SIZE][/FACE][/SIZE][/FACE][/SIZE][/FACE][/P][P][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族谱这东西追溯到两千年前......假如另一个庐陵曾氏测出来不是o1a1呢[/FACE][/SIZE][/FACE][/SIZE][/FACE][/SIZE][/FACE][/P][P][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
[/FACE][/SIZE][/FACE][/SIZE][/FACE][/SIZE][/FACE][/P][P][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你可以看一下微基因姓氏溯源里的曾姓Y单倍群构成[/FACE][/SIZE][/FACE][/SIZE][/FACE][/SIZE][/FACE][/P][P][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22个曾姓检测者[/FACE][/SIZE][/FACE][/SIZE][/FACE][/SIZE][/FACE][/P][P][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11个为O2[/FACE][/SIZE][/FACE][/SIZE][/FACE][/SIZE][/FACE][/P][P][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6个O1a[/FACE][/SIZE][/FACE][/SIZE][/FACE][/SIZE][/FACE][/P][P][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5个O1b[/FACE][/SIZE][/FACE][/SIZE][/FACE][/SIZE][/FACE][/P][P][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这些都是很粗的归类 [/FACE][/SIZE][/FACE][/SIZE][/FACE][/SIZE][/FACE][/P][P][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O1a里面的6个人  有1个O1a1a* 3个是O1a1a2   1个是O1a1a1a*   1个是O1a1a1a1a1[/FACE][/SIZE][/FACE][/SIZE][/FACE][/SIZE][/FACE][/P][P][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这些都是分开超过5000年的支系也就是说你这个类型在目前曾姓样本中也只占1/22[/FACE][/SIZE][/FACE][/SIZE][/FACE][/SIZE][/FACE][/P][P][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所以天下X姓是一家集本都是不可信[/FACE][/SIZE][/FACE][/SIZE][/FACE][/SIZE][/FACE][/P][P][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SIZE=12px]
[/FACE][/SIZE][/FACE][/SIZE][/FACE][/SIZE][/P][P][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你是F140*支系的,目前来看F140*大概在汉族有1.3%左右,分布的很广北到内蒙西到新疆南到广西东到山东都有分布,目前看不出那个地方很多的分布的还是比较平均,另外O1a跟本和百越不是对应关系。[/FACE][/SIZE][/FACE][/SIZE][/FACE][/SIZE][/FACE][/P][P][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SIZE=9pt]
[/FACE][/SIZE][/FACE][/SIZE][/FACE][/SIZE][/P][P][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SIZE=9pt]客观来说,[/FACE][SIZE=12px]湖北曾国和山东鄫国的后人可能都有姓曾的,只不过曾子乃圣门弟子,其他所有人都愿意在文化上认同曾子为祖先。而鲁国曾氏源自以公子巫为代表的一大群追随他的鄫国遗民,这群人在得姓之时可能就存在多种父系来源。[/SIZE][/SIZE][FACE=宋体][SIZE=9pt]得姓的是以某人为代表的一群人,古谱系多是文化整合的产物。[/FACE][/SIZE][/FACE][/SIZE][/P][P][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SIZE=9pt]
[/FACE][/SIZE][/FACE][/SIZE][/P][P][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COLOR=#0000ff]没有主流支流之分,不同Y单倍群共享一个姓氏。[/FACE][/SIZE][/FACE][/SIZE][FACE=宋体][SIZE=9pt][SIZE=9pt][FACE=宋体][COLOR=#0000ff]如果鄫国[/FACE][/SIZE][/SIZE][/FACE][/FACE][COLOR=rgb(0, 0, 255)][SIZE=9pt]来源于夏,属于夏王室的就此一家,而臣民却是千家万户。曾国灭亡,国民以国(鄫[/COLOR][/SIZE][/SIZE][/FACE][/COLOR][/COLOR][COLOR=rgb(0, 0, 255)][SIZE=9pt]去邑为曾[/SIZE][/COLOR][COLOR=rgb(0, 0, 255)][SIZE=9pt])为氏。曾国人都认祖于夏,这是文化上的认同,而和夏有血缘联系的大致就王族一家。王族一家有繁衍出最大Y单倍群的可能,更有可能的是最大的Y单倍群来源于曾国民众。[/SIZE][/COLOR][/P][P][FACE=宋体][SIZE=9pt][FACE=宋体][SIZE=9pt][COLOR=rgb(0, 0, 255)][SIZE=9pt]
[/FACE][/SIZE][/FACE][/SIZE][/COLOR][/SIZE][/P][P][FACE=宋体][COLOR=#090909][SIZE=12px]各位长者怎么看这个问题?毕竟科学发展至今,花上几十块钱邮两根唾液棉签就可以测到自己的Y染色体类型。[/FACE][/COLOR][/SIZE][/P]
5楼
科学发展对家族史研究开辟新天地。期待中……

电脑版 Page created in 0.0312 seconds wid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