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IZE=9pt]●一,[/SIZE][SIZE=9pt]居住福建省、宁化县、治平乡、社福村、社背祖,因历史原因,族谱在文革时期给工作组烧了,听我爷爷辈们讲,我族人在清朝中、后期有人外迁,外迁时并带走了一部份族谱,但至今没找到我外迁的同族。现在,我将我的所有信息发布在此,望各位宗亲关注一下。我这里的原地名是:福建省、汀州府、宁化县、寺背岭乡、社背村(也听说叫桂溪村,《或许有同音字》)。在我邻村曾氏族谱上发现有标注我是34世旧公之子广公房系。现有我在祖坟墓碑上抄的祖宗名字:一世祖:进昌,尚字辈,二世祖:应荣,衍字辈,三世祖:福生,兴字辈,四世祖:文福、文禄,毓字辈,五世祖:宜传、延寿,属传字辈,六世祖:世定、世添、世泰,纪字辈,七世祖:应儒、应宁、应良、应禄、应显,属广字辈。就只有以上线索,望互相转发,如各位宗亲有知情者,请一定联系我,以慰我族人寻根问祖的迫切之心,万分感谢。我的电话是:13860238486:名字:曾维才,谢谢。[/SIZE][/P][P]本人姓名:曾靖越,电话:17390410090,QQ:38911268,四川内江人;曾靖越讫立恭候佳音!
●二,我的四川始祖:曾其昌,入川时是四弟兄,听老辈人说始祖是背着父母的遗骸被迫入川的,由于家谱已遗失,无法考证具体入川的时间和中途前五代居住的地方和详细情况。只是从简易的家谱上记载着我们是从广东省梅州市长乐县马鞍场新密街迁入四川省内江市内江县郭北镇易泗滩两姑嫂(地名王家湾)居住;
家谱有这四句话:忠厚傅盛利,永久守长春;乾坤同宗福,大地正嘉祠;
我们叫自家的婆婆为阿婆,爷爷为阿公,爸爸为阿爸,妈妈为阿咪;
父辈人说入川四兄弟都是习武之人,在我太公那辈便失传了;到2017年我这一辈人已经第十代,这十代的字辈:其粤鳯朝文,廷开广建明;
我们这一支曾氏非常想找到自己的根,真诚的希望各位曾氏宗亲帮我们寻找到广东长乐的宗亲;
谢谢大家!谢谢大家,烦劳你们!
●三,[/P][P][SIZE=9pt]54派●儣明,字成达,字成达,于元朝年代因宋元兵扰攘,在福建省汀洲郡宁候明公,(大约于公元一二五八年)州府海丰县,配张氏生子招,(儣明公,配史氏,生三子:青、若、铎。[/SIZE][/P][P]55派●招甫公,原名:招.字日陽,配王氏,生子五名:永、达、達、道、啓。于元朝中集,地方大量在曾唇察不能安居,五子离散,见北弟南各季安居告,大的于公元一 三四年由陸豐脚喝石镇曾盾寮村徙汕尼胞溪邮啓基
傭明公→招甫(永、达、達、道、啓)
儣明公,字成达:于元朝年代以因宋、元兵扰攘,在福建不能安居(大约于公元一二五八年)由福建省汀洲郡宁化县石壁村徙广东省潮州府海丰县(今陆丰县)碣石镇曾厝寮村启基。配张氏妈,生子:招。(公妈坟墓失落不明)。
注:曾纪番族谱记载:儣明公配史氏,生三子:青、若、铎。青甫均居嘉应州(梅县)。
招甫公原名:招。字日陽,葬曾厝寮村後虎形山南向。公元1983年年有重修,配王氏媽葬同夫山曾厝寮村後屋旁。生子五名:永、遠、達、道、啓。于元朝中葉,地方大亂,在曾厝寮不能安居,五子離散,兄北弟南各尋安居之處,至今招甫公五位子孫下落消息不明,只有第五子啓,大約于公元一三一四年由陸豐縣碣石鎮曾厝寮村徙汕尾溪鄉啓基。桢孙公生儣高,儣明,据潮州族谱儣高公生子二名惟甫,志甫。徏居雷州府。
汕尾龙溪曾为啓公后裔,其余四兄弟离散,下落不明,为此,寻找其余四公后裔。知道的宗亲请联系:wxid_hq3i79va9xcb22
●四,老班语:泰延文仲德,承仕思友子,汝九世大若。康熙二十年,兴齐公,字国治。由新化县永宁四都迁入湘乡十七都崟塘傅家冲,兴齐公传二子,毓荣,章。章公传二子传上公(字光远)传明公(字云照),传明公生五子,纪仁(字恒友)纪礼(字恒正)纪位(字恒久)纪信(字恒甫)纪儒(字恒辉)。纪位公(恒久)殁葬四川巫山县上田坝晏家坪。纪仁长媳(广昆公字泷贵)张氏殁葬四川巫山县上田坝。纪仁次子(字泷门)道光十三年殁葬四川巫山县上田坝巽山乾向。寻找其后裔。联系电话:17773268309。曾谷强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