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119
    • 经验7138
    • 文章104
    • 注册2009-06-12
    《本草纲目》里的偏方,你相信有效吗?
    [ALIGN=center][SIZE=3]本草纲目的偏方[FACE=Times New Roman],[/SIZE]你相信有效吗[FACE=Times New Roman]?[/FACE][/FACE][/ALIGN]
    [SIZE=3]不过与其他百科全书不同的是,《本草纲目》是药书,记载天下万物的目的是为了用它们来治病,例如服器部记载了裤裆、汗衫、衣带、头巾、裹脚布、蓑衣、草鞋、死人枕席、日历、钟馗像、桃符、蒲扇、蒲席、锅盖、蒸笼、竹篮、扫帚、马绊绳、厕筹、尿桶等种种日常用品,不是为了介绍它们的日常用途,而是为了说明把它们烧成灰或浸汁能治疗什么样的疾病。这在今天看来难道不有趣吗?[/SIZE]

    [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SIZE][/FACE][SIZE=3]《本草纲目》收录的很多药方很显然是所谓偏方,对此李时珍有时候会试图给出理论解释证明其有效性。在[FACE=Times New Roman]“[/SIZE]水部[FACE=Times New Roman]”[/FACE],记载了不同时节下的雨水可治不同的疾病,例如夫妻各饮一杯立春雨水后同房,治疗不孕症有[FACE=Times New Roman]“[/FACE]神效[FACE=Times New Roman]”[/FACE],李时珍解释说,这是[FACE=Times New Roman]“[/FACE]取其资始发育万物之义也[FACE=Times New Roman]”[/FACE]。《本草纲目》记载了多个治疗不孕症的偏方,有的比这还要离奇,例如有一个是:在上元节时偷来富家灯盏放在床下,就能令人怀孕。为什么呢?没有解释,也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有的偏方虽没有解释,但是可以猜出来其缘由。据《本草纲目》说,鱼骨鲠喉,把渔网煮成汁或烧成灰喝了,就能让鱼骨掉下。它没有给出理论依据,想来是因为既然渔网能够捕鱼,其汁、灰捕鱼骨也不在话下吧。[/FACE]

    [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SIZE][/FACE][SIZE=3]对这类奇特的偏方,李时珍显然深信不疑,而且还赞叹其奇妙。他记述说,有人上吊死了,把上吊的绳子拿来烧成灰,水服能够治狂癫,并感叹道:[FACE=Times New Roman]“[/SIZE]观此则古书所载冷僻之物,无不可用者,在遇圆机之士耳。[/FACE][SIZE=3][FACE=Times New Roman]”

        [/SIZE]这些用来治病的[FACE=Times New Roman]“[/FACE]冷僻之物[FACE=Times New Roman]”[/FACE],起初可能只是出于某个人的异想天开,或许也真有人试验过证明其有[FACE=Times New Roman]“[/FACE]神效[FACE=Times New Roman]”[/FACE],于是就成了经验之谈。毕竟,长期不孕的人是有可能碰巧怀孕的,狂癫是有可能突然变好的,卡喉的鱼骨也有可能在喝了水、吃了灰之后掉下去的,如果刚好用了这些偏方,就能作为其有效的证据。偏方无效的时候当然更多,不过人们的天性是倾向于记住有效的个案并啧啧称奇,却容易忘记无效的情形[FACE=Times New Roman]——[/FACE]所以算命先生不必担心失业。[/FACE]

    [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SIZE][/FACE][SIZE=3]偏方的疗效会比算命更为普遍和显著,因为许多疾病不仅可以自愈,而且在心理暗示的作用下,会更容易自愈。因此偏方所用的药物越是冷僻,越是珍稀难得,越是污秽苦臭,对患者的心理暗示作用就越强,治疗效果也就越好。因此犀角、虎骨、虎鞭、熊胆到今天也还被视为良药,而《本草纲目》更收录了大量的秽物入药:牛蹄中的水、三家洗碗水、磨刀水、猪槽中水、溺坑水、鞋底下土、床脚下土、烧尸场上土、冢上土、蚯蚓泥、犬尿泥、粪坑底泥、檐溜下泥、梁上尘、门臼尘、寡妇床头尘土等等都能治各种各样的疾病。人们相信[FACE=Times New Roman]“[/SIZE]良药苦口利于病[FACE=Times New Roman]”[/FACE],所以也就相信苦口的都是利于病的良药了。同样,人们相信[FACE=Times New Roman]“[/FACE]以毒攻毒[FACE=Times New Roman]”[/FACE],所以毒物也就被用来做为解毒的良药。[/FACE]

    [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SIZE][/FACE][SIZE=3]《本草纲目》的压轴是[FACE=Times New Roman]“[/SIZE]人部[FACE=Times New Roman]”[/FACE],据说人的身上都是宝:头发、头垢、耳屎、膝头垢、爪甲、牙齿、人屎、人尿、乳汁、经水、人血、精液、唾液、齿垢、胡须、阴毛、人骨、天灵盖、胞衣、脐带、人势、人胆等等都是良药,都有种种神奇药效。[/FACE]

    [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SIZE][/FACE][SIZE=3]当然,并不是中国古人特别古怪,其他民族的古代医术也是如此,都有存在把珍稀、污秽、有毒之物当良药的问题,缘由应该相同。只不过,《本草纲目》这部[FACE=Times New Roman]“[/SIZE]百科全书[FACE=Times New Roman]”[/FACE]把这些东西全收集罗列在一起,所以才显得格外突出。[/FACE]

    [FACE=Times New Roman][SIZE=3]    [/SIZE][/FACE][SIZE=3]没有人会否定《本草纲目》中收录了古人的许多宝贵经验在里头,就连鲁迅也认为这部书[FACE=Times New Roman]“[/SIZE]含有丰富的宝藏[FACE=Times New Roman]”[/FACE]。但是没有经过科学检验的经验未必可靠,可能只是以讹传讹。古人对前人的经验之谈是如此的轻信,有时候甚至到了荒诞的地步,这就大大地降低了古人经验的可借鉴价值。对上述那些古怪的偏方我们现在可以不加思索地否定、不必检验就抛弃,但是对那些看上去不那么古怪的偏方呢?例如草药的疗效,一概否认、抛弃无疑是不智的,但是里面有多少是臆想、讹传,又有多少是宝贵的治疗经验?要去除大量的粗、伪来获得那么一点可能的精、真,是一个艰难的使命[/FACE]                                                    来源:中国青年报
    43巩→53大儒(迁居化縣江口→绣河公下派)→现住广东信宜,74世,宪字派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6
      • 财富2
      • 积分3040
      • 经验91188
      • 文章3771
      • 注册2009-01-06
      对楼主提出的问题,本人亦有同感,对臆想、讹传或神化、迷信的东西要科学地分析,去伪存真、去其糟粕才行。另外 中医最讲辩证施药,书中之方因人因病而用才是正理。
      曾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3
        • 积分1461
        • 经验129163
        • 文章1498
        • 注册2009-03-16
        [COLOR=#1111ee][SIZE=3]   我从小也生活在医学世家,对药理也约懂皮毛,主要是讲五行药理阴阳的配比和自身身体的素质结合,哎只因游手好闲而一事无成,我的父亲懂武术也是老中医,而他的师傅却比较有名,也是我的姨夫肖成新/肖成友,是神龙本草经的传人,曾在清朝做个御医,徒弟万千,而他治病却也相当怪异,也能通灵第六感超强,有一定的特异功能,比如取牙齿他却不用靠近你,你只要说取哪颗牙,他叫你咳嗽一声就掉了,有时他看病是在桌面放一碗水,你不用说得了什么病或哪里不舒服,他便一一到来你的病理,一个字准!还有一点怪的是他每次开好了药方都要拿他的五行八卦来算一下,而他云游了大江南北去行医后定居清城山。[/SIZE][/COLOR]
        川乐至:武城圣裔第73派!石堰二十二世裔孙荣字辈 洞口石堰曾氏二房宗良公派、入川开基祖:“天通公”十一世、原湖南宝庆府武冈州石堰曾氏老谱字派: 泰延文才宗、景思敬汝廷 朝国正天心 顺家和如一 孔光昌荣耀 孝道启高贤 万世兴良善、学修永日新  QQ :924767632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积分273
          • 经验401
          • 文章316
          • 注册2009-08-31
          本人亦有同感,对臆想、讹传或神化、迷信的东西要科学地分析,去伪存真、去其糟粕才行。另外 中医最讲辩证施药,书中之方因人因病而用才是正理。
          曾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