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黑体 ][COLOR=#ff0000][SIZE=5][B]孔子"精英弟子"数子贡[/B][/SIZE][/COLOR][/FACE]
华夏经纬网 子贡的外交斡旋,保全了鲁国,扰乱了齐国,破灭了吴国,强大了晋国,而越国也称霸了。子贡做使者,使其势力互相攻破,十年之中,齐鲁吴越晋五国情势,都各自有了变化。 子贡又是著名的商人,商业成就斐然。子贡能言善辩,反应敏捷,他能及时掌握行情,据此买卖,非常有钱。后世商人家中喜挂一副对联“陶朱事业,端木生涯”,上联讲的是范蠡,下联讲的是子贡。可见子贡与范蠡齐名。 子贡经商不单为了发财致富,更与其政治目的紧密相连,他是孔子周游列国经济上的支持者。学者吴慧在《中国古代商业史》中说:“孔子和大商人子贡生活在一起,至少是子贡做买卖,供给周游列国的孔子和同门。” 子贡是“儒商”,诸侯不但需要他的货物,也需要他的政治见识。经商成为他宣传政治主张和展示外交才干的重要条件。《史记·货殖列传》载:“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国君们与他不论君臣之礼,只论宾主之礼。越王勾践甚至“除道郊迎,身御至舍”。子贡通过经商才有如此显赫地位,成为孔子的代言人和杰出外交家。 孔子死后的“掌门人” 鲁豫两省都是古代思想的摇篮,山东是儒家摇篮,河南是道家(或道法家)摇篮。古代思想有个传播趋势,是从东往西传,先山东(齐、鲁),再河南(郑、卫和宋),再山西(三晋),再陕西(秦),可以说是“东学西渐”。 北大著名学者李零先生说:“孔子周游列国,是在河南转,东学西渐,河南是中转站。他在卫国收学生,子贡子夏最重要,子贡是孔子死后事实上的掌门人。” 孔子生前极为器重子贡,子贡问孔子:“赐何人也?”子曰:“汝器也。”又问:“何器也?”子曰:“瑚琏也(祭神之重要器皿)。”孔子病了,子贡请求见老师。孔子“负杖逍遥于门,曰:‘赐,汝来何其晚也?’”翘首企盼之情,如等待自家儿孙。 孔子死后,子贡成了掌门人,成了孔门晚期最重要的人物。别的弟子服丧三年相继离去,只有他为师守墓长达六年。 孔子之死,鲁国官场反应极冷漠,谁都能泼脏水。官方骂孔子,代表人物是叔孙武叔。叔孙武叔是鲁国政坛三巨头(“三桓”)之一,他要毁人,太容易了。他说“子贡贤于仲尼”。这是圈套,对子贡是个大考验。卖师求荣的事,有人会干,但绝不会是子贡。子贡说,“仲尼不可毁也”。 陈子禽,据说是子贡的学生,受舆论蛊惑,也来问子贡:“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很坚决地说,老师学问很深,不得其门而入,不知其宏大,就像围在高墙中的建筑,你看不见它的富丽堂皇。 处在舆论漩涡中,子贡始终清醒,他说:“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孔子的处境,让他想到古人。他终于明白,人处下流,真是千夫所指,百口莫辩。 子贡是孔子死后最坚决捍卫孔子的人,是最早树孔子为圣人的人。我们只有理解孔子身后的遭遇,才能理解他“大树特树”的不易,这和汉以来“钦定圣人”是大不一样的。 子贡,无论是做外交家还是商人,成就都极为突出。但更突出的,是其对孔子的忠诚,他坚守了气节,也坚守了自己的信仰。
盛夏
来源:大河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