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财富1
    • 积分677
    • 经验75186
    • 文章676
    • 注册2007-02-23
    清代和民国时期,四川的客家人与其他民系如何区别
    [P][SIZE=4]一.四川的人口构成历史:[/SIZE][/P][P][SIZE=4]  四川古代(先秦前)称为巴蜀,包括今天的四川和重庆,川东包括当今重庆部分地区和今四川的达州市和巴中市为巴国范围,当地土人为巴人,其余地方为蜀国,其土人称为蜀人,据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考古分析:根据出土的青铜人面具特征,有学者把古蜀人也称其为纵目人,相当于今天的羌、彝人的祖先,这些人在先秦前是原来的真正主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任命李冰为蜀郡守,巴蜀才正式纳人秦朝版图,置蜀郡。李冰父子为治理岷江水患和保障农业灌溉需要,兴修都江堰水利工程,这样就从中原地区引来了部分工程人员和民工及随行官吏,这部分来的人口不多,但是巴蜀文化从此才融入中华文化,有了比较清晰的历史记录,后来发生的楚汉之争及三国争雄,都带来了人口的迁徙和变化,特别是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后,彝人就退居到今天大小凉山地区,为后来的汉民族迁蜀创造了一定条件,但是从秦汉到唐宋时期,如唐朝时期的四川成为文人雅士游学和皇家玩游及避难的好去处,这段时期四川大规模的移民活动不多,但是自宋朝以来,经历了几次大的战争和战乱,所以随着战争的结束,都会发生局部或者较大规模的人口迁徙和转移的情况,那么四川比较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发生那些年代?[/SIZE][/P]
    [ 此贴最后由曾安怀在2012-5-19 23:17:57编辑过 ]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6
      • 财富1
      • 积分3225
      • 经验140062
      • 文章3690
      • 注册2007-10-26
      [SIZE=5]请问四川客家人的语言是否操客家话?[/SIZE]
      诚信做人   踏实做事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财富1
        • 积分677
        • 经验75186
        • 文章676
        • 注册2007-02-23
        [P][SIZE=4]二.宋元时期四川发生的农民起义和战争是四川历史上出现的第一次较大规模的人口减少和移民活动时期[/SIZE][/P][P][SIZE=4]  即公元993年发生的王小波、李顺起义,虽然时间不长,但是椐史书记载,王、李起义后从攻占彭山开始到北上剑门再到占领成都,建立大顺政权这次起义从川南到川北,从川西到川东,席卷了几乎整个四川地区,起义过程还是比较惨烈的,仅仅攻占成都一役义军就战死3万多人,所以沈括在《梦溪笔谈》原文】中说:“蜀中剧贼李顺,陷剑南、两川,关右震动,朝廷以为忧。后王师破贼,枭李顺,收复两川,书功行赏,了无闲言。至景祐中,有人告李顺尚在广州,巡检使臣陈文琏捕得之,乃真李顺也,年已七十余,推验明白,囚赴阙,复按皆实。朝廷以平蜀将士功赏已行,不欲暴其事,但靳顺,赏文琏二官,仍閤门祗候。文琏,泉州人,康定中老归泉州,予尚识之。文琏家有《李顺案款》,本末甚详”说明这次起义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口的减少,二是发生在四川的宋元(蒙古人)之间的战争也比较惨烈的,据《[/SIZE][SIZE=4]宋元战争与四川文化的变迁》文载:“战争所造成的四川人口的锐减,不仅严重损伤了四川社会中经济发展的元气与活力,而且.还把文化发展的机制给斩断了。经过宋元战争后,元初四川的人户总数仅十二万户o。与南宋四川的统计数相比,四川人口下降幅度在88%—95%之间。,远远超过了一般新旧王朝更迭时户籍略微伯低的正常许可值”到了元朝四川的人口和经济文化可能也没有恢复到战争前的水平,元未明初,如现在生活在犍为和宜宾的余姓和金姓人家就是蒙古人铁木真的后裔,他们的祖先为了逃避朱元樟明王朝的追杀,不得不改名换姓,兄弟分别改为汉族的余姓和金姓,所以至今流传着:“九子十进士,金余不通婚的[/SIZE][SIZE=4]”故事。避于蜀中求得安宁是一类。[/SIZE][/P]
        [ 此贴最后由曾安怀在2012-5-19 23:21:54编辑过 ]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财富1
          • 积分677
          • 经验75186
          • 文章676
          • 注册2007-02-23
          [P][QUOTE][B]下面引用由[U]兴国曾繁荣[/U]发表的内容:[/B]

          请问四川客家人的语言是否操客家话?[/QUOTE] [/P][P][SIZE=4]过去是,前三代都能说些,现在基本同化了[/SIZE]
          [/P]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6
            • 财富2
            • 积分3040
            • 经验91188
            • 文章3771
            • 注册2009-01-06
            楼主研究深入,辛苦了。
            曾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财富1
              • 积分677
              • 经验75186
              • 文章676
              • 注册2007-02-23
              [SIZE=4](接上)再如四川犍为的李姓人家,他们都知道其祖上来自山西,洪恫树下离故乡,他们的先祖在宋元时期就迁徙到了四川,再如犍为的扬姓人家也是宋元明时期来自河南,所以,这些人家或者家族都是明清前的早期移民,但是又不是真正的土人,如果要讲主客区别,那他们可以称为主了。但是到了明未爆发的李自成、张献忠起义,和吴三贵与清军在川滇间的战斗,才是四川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人口锐减,这方面有很多学者研究和发表的文章,不必再述。[/SIZE]
              [ 此贴最后由曾安怀在2012-5-19 23:23:48编辑过 ]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54
                • 财富1
                • 积分3849
                • 经验796007
                • 文章3781
                • 注册2005-04-19
                [QUOTE]下面引用由曾安怀发表的内容: 过去是,前三代都能说些,现在基本同化了[/QUOTE]称呼还是没有同化吧?比如爷爷、奶奶叫做阿公、阿婆。外公、外婆叫做姐公、姐婆。
                志诚公-广新公-良甫公-子章公-振宗公-成义公-德渊公-珍公-仲源公-文盛公-位公-省虑公-起监公-弘胜公(胜)-锦汉公(子)-自达公(达)-永展公(永)-德敬公(德)-文和公(文)-秀成公(秀)-显尧公(显)-朝与公(朝)-庭生(庭)-繁星-祥熙。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财富1
                  • 积分677
                  • 经验75186
                  • 文章676
                  • 注册2007-02-23
                  [P][SIZE=4]三.四川客家移民的到来与其他民系的区别[/SIZE][/P][P][SIZE=4] 清政府建立后,看见四川经过明未清初的战争,四川已经出现10室9空,十里无人烟的荒芜境况,就通过政府招募移民,经历雍、康、乾三朝,特别是康、乾时期大量的广东、江西、福建、湖南、湖北移民移入,这一时期移民的主要成分以客家人为主,他们的到来,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原因,保持了相对于其他民系不同的文化和风俗习惯,以下根据自己了解的情况作一简析。[/SIZE][/P]
                  [ 此贴最后由曾安怀在2012-5-19 21:07:48编辑过 ]
                  在线情况
                  9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财富2
                    • 积分1489
                    • 经验147357
                    • 文章1376
                    • 注册2012-05-03
                    [P][QUOTE][B]下面引用由[U]曾安怀[/U]发表的内容:[/B]

                    一.四川的人口构成历史:  四川古代(先秦前)称为巴蜀,包括今天的四川和重庆,川东包括当今重庆部分地区和今四川的达州市和巴中市为巴国范围,当地土人为巴人,其余地方为蜀国,其土人称为蜀人,据三星堆遗址和...[/QUOTE]
                    安华兄,下面我把个人了解所讲一下。最大区别在于文化。客家人或客家文化其实主流源头都是在中原河洛地区,同是中原来,为何变成了客家民系,首先最主要的就是在赣闽粤边界与其它文化结合或与少数民族融合,后在梅州形成一支相对稳定,又区别于周边“广府”“福佬”的民系。这民系不同于粤地另外两支基本上是一次到位完成,时间在先的两民系。客家民系从时间和地域看,有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东晋五胡乱华,有史书记载第一次有大规模的成批汉人从鄱阳湖水路来集结在赣南地区,部分人员还陆续到了闽粤地,古人重水路,当时梅关末开凿陆路较难走。从赣南走汀西再至梅州的人,后基本上都成了客家人。后不同朝代都有中原或江淮地区人员流入。不过至宋前,还没有成批人员进入梅州,唐末两宋受战乱等冲击,大部分又辗转至闽粤交界地!后在梅州或附近州覆盖。由于入粤较晚,加之历史上侨、客等诸多因素,后在梅州定义为客家人!宋元明文化进一步定格,尤其明至清,此地基本无战乱,政局相对稳定。后“八山一水一分田”环境适应不了人口发展的趋势。陆续又有人外迁,有大批人还反迁到了客家人的摇篮地江西,这一情况,录入了客家五次大规模迁徙史!基本描述是从中原来,赣南落地,汀西发芽,粤东长大,后全国及世界开枝散叶![/P]
                    [ 此贴最后由曾浩兴宁在2012-5-19 20:15:21编辑过 ]
                    曾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10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6
                      • 财富1
                      • 积分3225
                      • 经验140062
                      • 文章3690
                      • 注册2007-10-26
                      [P][QUOTE][B]下面引用由[U]曾繁星(巴人)[/U]发表的内容:[/B]

                      称呼还是没有同化吧?比如爷爷、奶奶叫做阿公、阿婆。外公、外婆叫做姐公、姐婆。[/QUOTE] [/P][P][SIZE=5]我们这边也是这样喊![/SIZE][/P][P]
                       [/P]
                      诚信做人   踏实做事
                      在线情况
                      11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财富1
                        • 积分677
                        • 经验75186
                        • 文章676
                        • 注册2007-02-23
                        [P][SIZE=4]1,风俗习惯不同的地方:主要表现客家人在迁徙时一定会带上能够带走的祖上骨骸,如我房四川开基祖荣裕公在湖南澧陵县身故,但骨骸随儿子到四川而在四川安葬(称金骸上川),如今四川只要发现有安葬骨骸的瓮或者坛那一定是客家人的祖先,这一风俗老四川人是没有的。再细到清明扫墓是否挂标坟钱这一细节都能够分别出主客。再如前面的余姓和金姓因为是蒙古人后裔,虽然从表面看已经与汉民族没有区别,但是在习俗上也有区别,他们过去是不过中秋节的,因为有“8月15杀哒子(元朝的蒙古人)”的传说,这些习俗的区别,也基本能够判断其为何民系。[/SIZE][/P][P][SIZE=4]2,语言和对亲人的称谓也能够进行区别主客,如老川人称爷爷、奶奶,客家叫阿公阿婆,川人的婶婶客家人叫阿眯等等,不一而足,但在同一区域生活的川人和客家人因为通婚经商等原因,发音及语调这些语言要素基本同化了,现在如果单凭语言已经不能分清主客了,当然也有例外。[/SIZE][/P][P][SIZE=4]3,过去川人祭祀的是川主庙,拜的是李冰,而客家人的一些宗教活动和聚会则主要在南华宫,这是客家人到四川后建立的相当于会所性质的场所,也是主要能够公开分辩主客的标志。在我知道的范围内,还没听说过象粤地出现的大规模的土客诫斗的情况。[/SIZE][/P][P][SIZE=4]以上这些是基于自己的了解而作,错误缪误之处,请予斧正。[/SIZE][/P]
                        [ 此贴最后由曾安怀在2012-5-19 23:13:22编辑过 ]
                        在线情况
                        12
                        • 头像
                        • 曾华镇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1
                          • 积分802
                          • 经验22909
                          • 文章808
                          • 注册2012-02-27
                          [SIZE=4]我这儿将爷爷、奶奶,叫阿公、阿婆[/SIZE]。
                          [size=4][b][color=red]鲁国郡历代宗亲[/color][/b][/size]

                            [color=green]龙山派74代孙:曾华镇,字辈名:国春,字:春生,号:华镇,祖屋在福建省沙县龙笔山。[/color]

                            欢迎访问:[url=http://blog.sina.com.cn/fjsxzhz][color=blue]我的新浪博客[/color][/url]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308 seconds with 3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