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2
    • 积分394
    • 经验27867
    • 文章366
    • 注册2009-04-15
    男子清末打死人后出走 百余年后子孙通过DNA认祖归宗
    [P]2012年05月16日 05:54
    来源:[URL=http://news.hsw.cn/system/2012/05/16/051321754.shtml]华商网[/URL] [/P]字号:[SIZE=10px][URL=javascript:void(0);]T[/URL][/SIZE]|[SIZE=13px][URL=javascript:void(0);]T[/URL][/SIZE][URL=javascript:void(0);]787人参与[/URL][URL=javascript:void(0);]0条主评论[/URL] [URL=javascript:void(0);]28条评论[/URL][URL=javascript:void(0);]0条总评论[/URL] [URL=javascript:void(0);]打印[/URL] [URL=mailto:]转发[/URL] [P][/P][P][P][IMG]http://y3.ifengimg.com/news_spider/dci_2012/05/a9760b41a67a9fd22fa4faf2e37e5e0b.jpg[/IMG][/P][P][ALIGN=left]  王正福得到结果后第一个电话打给结果后第一个电话打给了大伯。王志强 本报记者 于卓 摄[/ALIGN][/P][P]清朝末年,老七在比武中失手将对手打死,为不连累家人,和老八一起出走。其后的百余年里,河南老家的房子一直给他们留着……昨日,已经繁衍到第七代的老七后代,在现代科技的“见证”下,重归族谱。[/P][P][B]比武失手致人死亡后逃到宁夏[/B][/P][P]为了爷爷当年那个心愿,61岁的河南老人王承光寻找七爷寻找了数十年。[/P][P]王承光的家谱中,对七爷的记载始终是一个空白。其他家族家谱中,有时候还会出现类似“××年间,兄弟中老×,前往×处谋生,后不知所踪”这样的话,在他的家谱中,却没有七爷的记载,从爷爷开始,对七爷的记忆只是口口相传,因为当年七爷爷“惹了官司”。[/P][P]清朝末年,冀鲁豫秦等省份民间尚武,河南沁阳西向镇王家几兄弟也是如此。当时,正值青壮年的王家老七和他人比武时甩出暗器,将对方打倒。[/P][P]“对方当场出血,随后人就没了。”王承光说,对方把“老七”告到了县衙,“当时县衙要抓走他。”[/P][P]为了不连累家人,老七和王家最小的弟弟老八一起离开了沁阳。老八前往山西长治,老七则到宁夏安了家。“后来我的爷爷也只是听说,他到了宁夏一个叫‘半个城’的地方。”王承光说,从此“老七”再也没有回来。[/P][P][B]寻找数十年挂号信发出三四百封[/B][/P][P]王承光的爷爷是八弟兄中的老三,在他临终前,告诉王承光等人,一定要找到“老七”和“老八”,让他们重归族谱。[/P][P]这个遗愿让王承光坚守了数十年。王承光打听到,“半个城”就是如今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相传元末时,同心县清水河河水一夜暴涨,将同心县半个[URL=http://travel.ifeng.com/theme/town/list_0/0.shtml]古城[/URL]冲毁,剩下半段城墙,被百姓称为“半个城”)。“挂号信至少给同心县发了三四百封。”王承光说,他给县宗教局、各乡镇都写过信,希望他们能帮忙寻找“老七”,但始终没有音信。后来,只要他打听到有人去宁夏同心县,就赶过去给人家5到10元,让人家把“老七”的信息带上,帮忙寻找,但也是没有音信。[/P][P]2009年,“老八”的后人在山西长治被找到,他的后人已繁衍到了约750人,他们有了联系。“我就更想找到七爷爷的后人。”王承光说。[/P][P][B]当年的老房子还留着[/B][/P][P]远在同心县的“老七”的重孙子王正福,只知道太爷当年是从河南搬迁过来,其他的不太清楚。[/P][P]“前段时间,我们村子里有人到乡里开会,看到一封信,是河南发来寻亲的。”王正福说,开会的人知道他们是从河南迁来的,回来后就找到他们,“我们也就联系上了。”[/P][P]日前,王正福的大伯王志强等四兄弟一起去了趟河南沁阳。“我太爷爷只生了我爷爷一个,我父亲总共有四兄弟,四兄弟一起去了‘老家’。”王正福说,去了之后,“发现彼此的容貌都很像。”[/P][P]更令王志强四兄弟动容的是,爷爷已经离开河南百余年,但“老七”和“老八”的房子仍然留着,尽管已是残垣断壁,但这么多年始终没有人动过。[/P][P]为了慎重,他们觉得还是进一步“验证”为好。王承光拔下三根胡须,担心检测“不准”,他专门选取了两根黑的,一根白的;王正福的小叔王志福则“献”了几滴血。随后他们将样本送往第四军医大学DNA分型研究中心。昨日上午,王正福接到研究中心主任吴元明的电话,请他领鉴定结果。王正福把“是一个家族”这一消息告诉远在河南的堂叔王承光时,电话那头的王承光喜极而泣:“这么多年,终于等到了这一天。”“过段时间,我们四兄弟一定要再去一趟河南老家。”王志福说。[/P][P][B]滴血认亲为啥行不通[/B][/P][P][B]古人无法“解码”血液导致滴血认亲不科学[/B][/P][P]昨日上午,第四军医大学DNA分型研究中心主任吴元明说,在电视剧中,经常可以看到“滴血认亲”的场景。“古人能‘滴血认亲’,说明古人能认识到血液是可遗传的;其次,古人已经有了模糊的血型概念,能够认识到血液有相融的一面。但古人无法对血液完成‘解码’,导致‘滴血认亲’不够科学。”[/P][P]吴元明说,古人将两个人的血液直接滴在一起来判断是否有亲缘关系,在现代被称为“合血法”。两个没有亲缘关系的人,只要是同一个血型都能溶在一起,所以“合血法”是不科学的。[/P][P]而在周星驰主演的电影《九品芝麻官》中也有“滴血认亲”的画面,两滴血滴进碗里的水中后很快相融,但在实际操作中,这根本就行不通,两滴血在水中会完全溶解。[/P][P][B]DNA如何实现“归宗”[/B][/P][P][B]所有男性的Y染色体可以一直遗传下去[/B][/P][P]吴元明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后,人们通过DNA技术来判定亲缘关系,准确率可达到100%,但是繁衍超过几代之后,DNA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那么如何来实现“归宗”呢?[/P][P]“可以通过男性Y染色体。”吴元明说,男性个体细胞的性染色体对为XY,女性则为XX。Y染色体只在男性间遗传。所有男性的Y染色体是可以一直遗传下去的。这次鉴定就是通过两个男性之间的Y染色体来确定的,“只要他们共有一个父系,Y染色体一定是相同的。”吴元明说,正如王承光的家族,他们之间的Y染色体完全吻合。因为男女染色体的差异,导致无法鉴定女性之间长时间、跨越式的遗传。但是女性可以通过线粒体DNA来鉴定,“线粒体DNA只通过母系遗传,但线粒体 具有突变性,因此学术上更多地用来研究群体迁徙规律。”[/P][P]本报记者何杰实习记者靳鸽 [URL=http://www.ifeng.com/][IMG=0,absmiddle,17,15]http://img.ifeng.com/page/Logo.gif[/IMG][/URL] [/P][/P]
    东鲁传经府!南丰修史家!
    佑孙公-广新公-贤甫公-文远公-秉初公-临公-维澄公-元礼公-76派繁字辈  QQ:171687958 广东省和平县人氏 寻我村迁徙江西的64派闻林(文琳)、闻琼(文瓊)兄弟后裔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12
      • 积分394
      • 经验27867
      • 文章366
      • 注册2009-04-15
      我转发这个贴的目的是,希望寻亲的宗亲们也要有这份坚持,不要轻言放弃!
      东鲁传经府!南丰修史家!
      佑孙公-广新公-贤甫公-文远公-秉初公-临公-维澄公-元礼公-76派繁字辈  QQ:171687958 广东省和平县人氏 寻我村迁徙江西的64派闻林(文琳)、闻琼(文瓊)兄弟后裔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442
        • 经验639189
        • 文章491
        • 注册2010-06-30
        像这样验,要多少钱?
        34略--43巩(毕,巩,牟,宰,布,肇)-纲(绾,综,纲)-虑-实-柏-开-龙(龙,虎)-弥高(弥高,坚,深)-存仁(存仁,义,礼)-守祯(清,守祯,固)-良贵-扬庭_-55善行(善贤,善行,善豪)-56肇兴(停步)受兴(泽河)德兴(停步仙村)道兴(泽河东方)道明(榕树村)、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湖南曾氏77派
        • 级别
        • 徽章
        • 职务论坛版主
        • 声望+2
        • 积分1996
        • 经验222414
        • 文章2065
        • 注册2009-02-08
        [P]多少钱?[/P][P] [/P][P]估计楼主也不知。[/P]
        先世族谱兵燹无稽——益--贯(明洪武己酉二年旦落常宁县南甲山)---选(湘常宁东乡官庄开基祖)    
        我的QQ:602727577
        家族邮箱:zax@zengshi.net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曾华镇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1
          • 积分802
          • 经验22909
          • 文章808
          • 注册2012-02-27
          精神可嘉!
          [size=4][b][color=red]鲁国郡历代宗亲[/color][/b][/size]

            [color=green]龙山派74代孙:曾华镇,字辈名:国春,字:春生,号:华镇,祖屋在福建省沙县龙笔山。[/color]

            欢迎访问:[url=http://blog.sina.com.cn/fjsxzhz][color=blue]我的新浪博客[/color][/url]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6
            • 财富2
            • 积分3246
            • 经验126852
            • 文章4155
            • 注册2006-01-30
              现在已经有新一代检测仪器,全部检测Y染色体,需要约20美圆成本。
             
              检测部分位点,成本更低。
             
              但,许多检测机构,还没有这样的仪器。
             
              老一代仪器,计策部分位点,也需要几百元。
            56派(芝)―兰-茂-桦-芬-芳
              芝 I 明时授沅州知州,后迁家于湖南宁乡坝塘镇麻田
            57派 安-守-(官)-宦-宜-富-室-家
                     I QQ:1400920400
            77派 祥 zyf0207@126.com 投资 上古史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职务总版主
              • 声望+13
              • 积分3151
              • 经验117679
              • 文章3271
              • 注册2009-08-16
              [P][QUOTE][B]下面引用由[U]曾云峰[/U]发表的内容:[/B]

                现在已经有新一代检测仪器,全部检测Y染色体,需要约20美圆成本。
               
                检测部分位点,成本更低。
               
                但,许多检测机构,还没有这样的仪器。
               
                老一代仪器,计策部分位点,也需...[/QUOTE]
              [/P][P] [/P][P]好久不见了,还好吗?[/P]
                 福建姓氏源流研究会曾氏委员会委员、曾公亮、曾从龙学术研究会、龙山族谱研究员。

                 龙山派三十九世、公亮公三十传裔孙、内坑二十六世、南溪房十八世裔孙。
              在线情况
              8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6
                • 财富2
                • 积分3246
                • 经验126852
                • 文章4155
                • 注册2006-01-30
                [P]  曹操墓之后,检测了280个人,其中,95%与姓氏起源一致,没有改变过姓氏。但只有80几%的人,知道自己属于什么支系起源的。因为曹氏主要的起源有好几支。 [/P][P]  DNA检测结果,其中,主要是周文王的后代,超过40%。
                 
                  曾氏肯定有部分是改变个姓氏的。
                 
                  起源主要有2支,大禹2奶的次子缯氏,封于泰山,少康大奶的长子潧氏,封潧水(贾鲁河),今郑州。
                 [/P][P]  家谱记载,主要是少康的后代。[/P][P]  [/P]
                56派(芝)―兰-茂-桦-芬-芳
                  芝 I 明时授沅州知州,后迁家于湖南宁乡坝塘镇麻田
                57派 安-守-(官)-宦-宜-富-室-家
                         I QQ:1400920400
                77派 祥 zyf0207@126.com 投资 上古史
                在线情况
                9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6
                  • 财富2
                  • 积分3246
                  • 经验126852
                  • 文章4155
                  • 注册2006-01-30
                  好久不见了,还好吗?
                   
                    经常上网,只是没有回贴,还好。
                  56派(芝)―兰-茂-桦-芬-芳
                    芝 I 明时授沅州知州,后迁家于湖南宁乡坝塘镇麻田
                  57派 安-守-(官)-宦-宜-富-室-家
                           I QQ:1400920400
                  77派 祥 zyf0207@126.com 投资 上古史
                  在线情况
                  10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财富1
                    • 积分677
                    • 经验75186
                    • 文章676
                    • 注册2007-02-23
                    [P][SIZE=4]一直有个疑问,因为太专业了,看的很迷惑.象"大禹2奶的次子缯氏,封于泰山,少康大奶的长子潧氏,封潧水(贾鲁河)"这些结论是古典文集内容,还是利用现代检测技术即<基因检测技术>得出的,这个技术周文王的DNA又是怎么知道的?那周武王的也应该有吧?不知道还有没有蒧公和参公的标本?[/SIZE][/P]
                    在线情况
                    11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6
                      • 积分1847
                      • 经验295086
                      • 文章2531
                      • 注册2010-06-24
                      [QUOTE][B]下面引用由[U]曾安怀[/U]发表的内容:[/B]
                      [SIZE=2]不知道还有没有蒧公和参公的标本?[/[/SIZE]QUOTE]
                      [SIZE=3]只要找到成化初年山東漁翁的後代,参公的標本應該不成問題!.......[/SIZE]
                       想了解點氏族文化的鄉巴佬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620 seconds with 4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