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七十六派 繁字辈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3
    • 财富2
    • 积分1334
    • 经验76072
    • 文章1316
    • 注册2008-11-17
    熊猫级国宝季羡林的家事----北大不该藐视季氏父子之伦
    [TABLE][TR][TD]
    [IMG]http://blog.qq.com/ac/b.gif[/IMG] [FACE=黑体][SIZE=4]北大不该藐视季氏父子之伦[/SIZE][/FACE][IMG]http://blog.qq.com/ac/b.gif[/IMG]
    原刊[URL=http://www.dfdaily.com/node2/node24/node619/userobject1ai137957.shtml][COLOR=#2771b3][SIZE=3]东方早报[/SIZE][/COLOR][/URL],发表时有删节


        倘若不是季羡林先生的文物事件,恐怕季氏父子至今仍不得相见,这或许是当代最为著名的一出人伦悲剧。季羡林先生与其独子季承同居京城,13年来却从未见过一面。以季承先生及钱文忠先生的说法推断,当有人刻意阻挠,使得季氏父子二人长年隔绝。这在信息与沟通极为发达的当代社会,不啻天方夜谭,但这却是人们不得不面对的冰冷的事实。    
        此事北大方面应负不可推卸之责任。季羡老年高德劭,已近百岁之龄。在外人想来,应是儿孙绕膝、乐享天伦之年。吾国之旧传统中,对父子之亲极为推重。《礼记·王制篇》曰:“凡听五刑之讼,必原父子之亲,立君臣之义,以权之。”意即戴罪之身,也须成全父子之情,从权处理。如今季氏父子却横遭隔绝,北大校方难辞纵容不察之责。    
        季老自2002年染恙,先后入301医院治疗四次,2003年2月住院至今。九旬之龄染恙,其危险不想可知。依常理而言,父母卧床,正为人子尽孝之时,最先出现的应该是季老之子。然则,人们从未在新闻或是其他公开信息之中看到季老之子的身影。季承缺失的身影,却从未引起过人们的注意,因为信息被某些人遮蔽了,连季老也在被蒙蔽之列。    
        季承任职于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这个位于北京玉泉路的单位,距离301医院所在的五棵松只有一站之遥,乘坐地铁仅仅费时一分半钟。就是这一分半钟,季承等了13年。不仅亲子也被排斥探望,其他一些亲友也被阻止。按照季老《病榻杂记》的叙述,301医院的高干病房有解放军昼夜守卫,其他人没有单位的许可,是无法进入的。季氏父子心中均知有人从中作梗,然则叫天不应,呼地不灵。    
        也有人说,季氏父子本就不合。季承曾经发表过一些与父亲商榷的文章,这个理科出身的儿子,在文化理念上与乃父有所差别。但这不会成为父子不合的理由。须知父子之亲,乃是人与人之间最为诚挚的基本感情。这纯由感情支配,最缺少理性的成分,几乎就是天理一般的东西,丝毫不掺杂任何人欲与利害关系。徐志摩曾说,“人伦之情是人生里最基本的事实,最单纯的,最普遍的,最平庸的,最近人情的经验。”    
        正是这种感情,却被硬生生地阻绝。由鲁迅设计的北大校徽上有三个人形,北大的官方解释说,这是以人为本。兄弟我曾戏言,北大校徽上三个人字,正好是三口之家。如今北大偏偏把儿子给去掉了。号称百年学府的执牛耳者,却不解人与人之间最单纯最简单的感情。况且,北大还是中国自由主义、个体主义的滥觞之地,最该落实以人为本的就是北大。
        列位看官也许觉得,帽子全部扣给北大不合适,因为其间有人上下其手。且听兄弟我讲一段北大的父子故事。以前的北大校长胡适之先生,晚年在海外看到其子胡思杜批判自己的文章,很是伤心。但他很能理解儿子,他说,我们不但知道那里没有言论的自由,连沉默的自由也没有。在北大图书馆工作过的胡思杜,后来悬梁自尽,胡适最终都不知道儿子已死。我在台北吊唁胡适之墓园时曾看到,在距胡适墓碑数米之遥处,有一块胡思杜的纪念碑。生既不能相见,只能在天堂为伴,概可叹矣。    
        1949年胡适父子的北京之别,竟是永诀。13年后,胡适在台北去世,他临终前也不知道,胡思杜在5年前的反右运动中已经自杀。当时胡思杜只有通过公开报道才能知道父亲的讯息。我想,季承先生差相仿佛,关于季羡老的讯息,他只能通过报纸才能知晓。不过,前者是被意识形态和强权政治阻隔,后者却是被北大的一些人上下蒙蔽。    
        报道中说,季承先生拿100块钱都困难。子承父之家业,原系不可动摇之法律规定。季承先生当然拥有对季老文物及藏品的优先处理权,而北大至今不给钥匙,于情、于理、于法均为不合。北大对待季承先生,就好比衙门打发上访户一样。这样的北大,干脆把校徽摘下来算了。    
        季老在文章中数次提到自己临死前的感受。这个耄耋之年的老人,有没有想过,当年同意他进北大任教的、他称为“朋友和好人”的胡适先生,在垂垂老矣的凄风苦雨中,也曾辗转反侧地想过自己的儿子?[IMG]http://blog.qq.com/ac/b.gif[/IMG][/TD][/TR][/TABLE]
    湖南嘉禾太平坊武城曾氏后人

    崇德——澄修[41]——肃——知温——载阳——锐——与道——彦舆——谌——梓——沅和——光[51]——士中——茂材——砚——添麟——富英——思衡[57]——泳胜——应寿、应枻----广义——昭盛——宪智——庆德——繁星[76]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6
      • 财富1
      • 积分3225
      • 经验140062
      • 文章3690
      • 注册2007-10-26
      何谓“子承父业”!
      诚信做人   踏实做事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15
        • 财富3
        • 积分7052
        • 经验225158
        • 文章7017
        • 注册2008-02-20
        看报 看网文____全是假的?  谢谢.
        宗圣公后裔40派中美公—48派希孟公,居广东南雄珠玑巷。希孟公曾孙八位:51派昊、鼎、昱、昆、晟、晃、昶、旦,南下珠江三角洲开拓。现求阅该八房谱。
        另外,新会岭头晃公谱载:晃公有子三名,耕、芸、逸。恳求阅芸莘公谱。
        芸莘公后裔南海九江昭达敬启。QQ:359909076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733
          • 经验42758
          • 文章863
          • 注册2007-09-16
          不知是真是假
          曾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1
            • 积分745
            • 经验25120
            • 文章747
            • 注册2008-06-06
            请知到实情的人去评论吧。
            曾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