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171
    • 经验9107
    • 文章129
    • 注册2006-02-20
    曾参、曾申与左传
    [upload=0]曾参、曾申与左传
        左传哀公元年传:“复禹之绩,祀夏配天,不失旧物。”这三句话是夏少康帝中兴夏朝后大会部落、方国首领达成一致的宣言,那个时代语言、文字还很简单,符合当时的条件,今人可以将这三句话叫做“少康宣言”。“少康宣言”是至今发现最早的中国历史宣言,这三句话记录在少康次子受封鄫国的档案里,后来经曾参、曾申父子俩移入左传之中,当然古代档案可以是口头传唱、文字记录、物件及图案等不同的形式。曾侯乙墓衣箱盖上“28宿天体图”体现的就是“祀夏配天”,该图也可以称为“祀夏配天图”。
    [upload=0]
        “祀夏配天图”中天体28宿围成圈代表许多部落和方国构成国家主体;中间是北斗星,北斗星中放有一匙代表国家集于一体,大家都在其中共同生活、生存,这个国家就是“夏”;北斗星旁即夏王,夏王与北斗星紧连在一起表示夏王掌握着国家;东边是龙神,西边是曾神,龙、曾二神护卫国家和夏王。图中28宿各用文字表示,文字比商代甲骨文还要古老,对照王大友著《上古中华文明》中的黑陶、白陶文字,28宿文字应该属于夏代文字。左传中有关春秋以前古代的记录很多,因为夏封的鄫国一直记录了历代信息,在编撰左传中曾参、曾申将鄫记录的信息移入左传,所以历代都认为左传的可信度高。自黄帝始至曾参(嫡系)完整的谱系记录就充分说明了鄫的档案的系统可靠性。
        左传成书于战国中期。孔子晚年组织学生编撰了许多典籍,鲁国记载的历史被视为春秋,春秋亦在孔子学生编撰之中,相传编撰《春秋左传》“经”的是曾参。该书分“经”与“传”两部分,“经”是依鲁国编年记载的历史事件,“传”紧附在“经”后将“经”的原意补充、发挥和评判。卫国左氏人吴起师曾参、曾申父子,申是参的次子,吴起兼具有政治、军事、等才能,《春秋左传》的完成作者是吴起。曾申离开鲁在魏为魏文侯臣,立有功绩,后为人所谮去往楚为楚悼王相,实施变法。楚悼王在位于公元前401年至公元前381年,与曾侯乙墓埋下(公元前433年)相隔不远,有人认为“曾侯乙墓受到什么人的保护才没有被发掘”,也许保护人正是曾申吧。秦灭楚(公元前223年)以后,秦大量发掘楚贵族墓,为什么曾侯乙等多座曾墓没有被发掘?照说秦要找到曾墓因时间不长并不难。可能因曾祭祀先祖黄帝、大禹等人同时祭祀曾神的原故,秦尊重黄帝、大禹等先帝名人,秦也害怕冒犯神灵会受到神的惩罚,所以不会也不敢发掘。以后又有曾墓地是楚王擂鼓墩的故事所掩盖,曾候乙墓便不为后人所知了,所以历代认为那里是楚王的擂鼓墩不会有大墓。关于春秋至战国时期湖北先后出现曾但史籍中没有记载,什么原因?很明显左传中隐去了有关信息,其目的是为了保护曾侯乙墓,特别是墓中的鄫国宗器。《春秋左传》简称“左传”。左传襄公六年(公元前567年)经:“莒人灭鄫。”传:“晋人以鄫故来讨,曰:何故亡鄫?季武子(季氏是鲁国重臣)如晋见,且听命。”左传在以后就没有说是下达的什么命令了,在这里明显隐藏了已经去邑为曾逃亡到鲁的鄫国人的去向,因为逃亡的曾人携带有鄫国的宗器。少康宣言中“不失旧物”一项是指还职务和还夏禹等先帝之物,其中有禹铸九鼎。少康帝将禹之旧物中的一部分赐与次子受封的鄫国,成为鄫国的宗器,国之宗器是一国之重宝,何况还是禹之旧物。左传宣公十八年传:“秋,邾人戕鄫子于鄫。凡自虑其君曰弑,自外曰戕。”邾人突如其来攻入鄫国,鄫国无防备,之前鲁劝告邾不要急于攻鄫!邾攻鄫是早迟不可避免的事,邾急于攻鄫是担心鄫将宗器转移并隐藏,鲁劝告邾是给鄫留时间要鄫自己安排,邾是为了抢夺鄫的宗器而来。邾人抢夺落空逼鄫子(世美)交出宗器,鄫子当然不肯交出,于是邾下毒手戕鄫子于鄫。曾参、曾申在左传中是不会去描叙先人鄫子被戕的细节的,《春秋公羊传》和《春秋谷梁传》中有:(未完,还很多,够写的了。)
       
    曾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2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声望+1
      • 积分2765
      • 经验74756
      • 文章2955
      • 注册2006-06-17
      见识.....
      [FLY][GLOW=255,RED,2][B]瑞金旧公房系-75派[/B][/GLOW][/FLY]

      在线情况
      3
      • 头像
      • 76繁(龙山:台)
      • 级别
      • 徽章
      • 职务总版主
      • 声望+13
      • 积分2526
      • 经验129521
      • 文章2698
      • 注册2005-04-25
      一句"不失旧物。"就能猜出那么多东西.佩服!佩服!

      还要请问一下"曾神"是什么?我看了两个有关曾神的帖,还是搞不清楚.
      [IMG]http://i216.photobucket.com/albums/cc174/siewwei_chan/cswa.jpg[/IMG]
      在线情况
      4
      • 头像
      • 级别
      • 徽章
      • 职务论坛版主
      • 积分1218
      • 经验54231
      • 文章1225
      • 注册2005-06-14
      “复禹之绩,祀夏配天,不失旧物。”
      这几句好像与春秋时期的语言风格比较接近。
      一家之言
      世袭:巽申-如璋-瀚-子先(迁上杭)-饷-晴-胜-逵益-纹海-赐高-隆安(迁长汀)-宏默-闻富-贞贵-尚达-衍富-兴禄、字志沂-69派毓光(号达一,1716年迁内江梁家坝制糖,成就甜城)-传桢-纪辉-广祚(迁中山斑竹湾)-昭极-宪孚-庆衢-繁葵-祥亮;长篇《歪嘴川军》在“云中书城”。
      在线情况
      5
      • 头像
      • 级别
        • 会员认证会员
        • 积分171
        • 经验9107
        • 文章129
        • 注册2006-02-20
        还要请问一下"曾神"是什么?我看了两个有关曾神的帖,还是搞不清楚.
        龙神、曾神都是中国远古就产生的神,曾神与龙神一样是用动物形象表示,曾侯乙墓中衣箱盖顶28宿天体图中东西两方就是龙、曾二神的具体形象。墓中曾侯乙之用戟上的曾徽就是曾神形象的正面图。祖宗特别在左传中向后人提示了曾神——曾臣彪——卫平公彪是曾神之臣,国君以下是臣,国君只向神称臣。我去年秋开始读左传,并从前人研究左传的著作中得知曾参父子与左传的关系,读左传总感觉到是在同祖宗对话,是在聆听祖宗对后人讲的话,因此许多东西也就明白理解了。
        曾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6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积分994
          • 经验42052
          • 文章1106
          • 注册2005-07-21
          很想再听听大家的见解.
          曾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在线情况
          7
          • 头像
          • 级别
            • 职务论坛版主
            • 积分994
            • 经验42052
            • 文章1106
            • 注册2005-07-21
            re 曾侯乙
                                               曾侯乙
              曾侯乙,姓姬[注1]名乙,生卒年不详(据考古发掘推定,生于公元前约475年,卒于公元前约433年),是战国时期南方小国曾的国君。现有文献资料鲜见其生平记载。1978年,在今湖北省随州市区西约一公里处的擂鼓墩,考古工作者对其墓葬(后来证实)进行了发掘,出土了大量珍贵文物,包括举世闻名的曾侯乙编钟、曾侯乙尊盘等,同时出土的还有大量兵器、乐器、铸造精良的青铜器等文物。出土文字材料说明曾侯乙是一位名乙的曾国诸侯王。从楚惠王送给他的一件青铜镈上的三十一字铭文看,曾侯乙死于公元前433年或稍晚,通过对其尸骸的碳14测定,可以推定曾侯乙的死亡年代在公元前433年到公元前400年之间,他死时年龄在42―45岁之间。综合考察其他材料,曾侯乙应当生于公元前475年或稍晚,约在公元前463年前后成为诸侯王,在位约三十年。出土文物表明,曾侯乙生前非常重视乐器制造与音律研究,兴趣广泛,同时也是擅长车战的军事家。
              注:郭沫若主编的《中国史稿》指出周朝在随国、曾国都封有同姓诸侯。1979年,在随州市郊义地岗季氏梁一座春秋中期的墓葬出土两件铭文铜戈,器主季怡为曾国公族,曾穆侯之子西宫的后人。根据铭文,季怡自称“周王孙”,证明曾侯本是周王的宗支。谭维四据此推断,曾国为姬姓封国,作为其国君的曾侯乙与周天子同姓毋庸置疑。故曾侯乙其人也可称为“姬乙”。


            此又为何解也
            [ 此贴最后由曾祥正在2008-10-30 11:47:25编辑过 ]
            曾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156 seconds with 6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