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情况
楼主
  • 头像
  • 级别
    • 积分19
    • 经验174
    • 文章14
    • 注册2008-02-12
    还原作者本意的意象接受
    四川省宜宾学院    曾德宏
       德国人姚斯的“接受美学”学说,认为文学作品是一种精神产品,从根本上说都是为读者而创作的,文学的历史是作家、作品和读者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史,作品的被读者接受,是一个积淀的历史过程;文学的接受分垂直接受和水平接受两种,前者从历史延续的角度来考察作品为读者接受的情况及其变化,后者从同一时期不同读者对同一作品的评价与理解不同来进行研究;接受者的能动作用不仅表现在它能影响或决定作品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评价,而且还表现在它能影响文学的再生产。文本本身只是作家完成的一堆文字符号,只是一个多层面的尚未完成的启示性结构体系,还不是决定性的或者自足性的存在,还不能称之为作品。读者才是作品的主宰,读者中心论是“接受美学”核心。他们强调读者在文学创作中具有不可低估的能动作用,强调读者不可或缺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创造,只有当读者通过阅读对文本进行具体化,以读者自己的感觉和经验填充文本的“空白处”,使文本的不确定性得以消除,文本这才变成了作品。如果没有读者,文本不见得比词典里的印刷符号更有价值。姚斯的“接受美学”,强调读者在文学欣赏中的作用,强调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个思想跟我们教育界“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的确,作家完成了他的写作,作品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尚未得到任何的体现,只有读者的参与,才是作品的最后完成。面对作家已经离开的文学作品,面对课文,如何解构,如何欣赏?  

    一、让学生感受到“美”的存在,“美”是一种潜在的力量,它将引导学生求真向善。
        读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可以让学生感受祖国河山之壮美、瑰丽与奇崛,读司马迁的《鸿门宴》,可以让学生欣赏古代战场的壮阔、宏伟与残酷,读王勃的《滕王阁序》,可以让学生欣赏我国古代建筑的华丽、文人墨客的风流倜傥、人事的沧桑与沉浮,读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可以让学生欣赏康河的美景、主人公的柔情、绅士的风度。通过文本,通过文字,阅读、鉴赏课文,去观察世界,欣赏人事,体验生活,判断是非,评价人物,从而认识真善美,认识社会,认识历史,认识人生,认识自己。让学生感受到人文关怀,接受审美熏陶,从而喜欢语文,领略语文课文中的真善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  

    二、还原作者本意的意象接受。
        在中西方文化背景不同的情况下,在古今社会环境迥然有异的情况下,欣赏不同地域不同时间的文学作品,都可能因为我们自身的阅历、时代影响、智力因素、情感体验、个人喜好等等原因,发生偏差,曲解了作家的本来意愿。正如欣赏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一样,“一千个读者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欣赏同一作品同一人物,我们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各各不同,分别不同程度地打上我们自己的烙印。“形象大于思想”,对于作品和作品的的形象的理解,有着不一样的看法和评判,本来是正常的。但是,我们戴上有色眼镜去欣赏文艺作品,却是非常有害的。一天,一个老师为了比较美和丑,她用左手亮出一枚金戒指,右手拿起一把黑板刷,问学生哪个更美,学生回答金戒指美,老师说:“错!你们被它的假象蒙蔽了,这是一种世俗的眼光。在我们教师眼里,这把黑板刷更美,因为它和我们朝夕相伴,是我们工作的好伙伴。”这种鉴别美与丑的方式和方法,我以为是不可取的。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既然金戒指不美,你为什么还戴着?这使我想起去年听的一堂公开课,一位老师在上莫伯桑的《项链》,在总结课文的时候,她问学生:“这篇课文,通过马蒂尔德借项链、失项链和赔项链的故事,揭示了一个什么主题思想呢?”有学生回答说,一个人做事情一定要小心,否则,就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麻烦。有学生说,做任何事情都要量力而行,不然就会得不偿失。有的学生说,一夜风流,十年辛酸。老师总结说:“大家都只看到表面现象,这个故事啊,它告诉我们: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和追求享乐是非常危险的。这个故事,就是通过马蒂尔德向佛来思节借项链,参加舞会失项链,艰辛十年赔项链的故事,对女主人公的小资产阶级虚荣心进行了批判,对贵族阶级的穷奢极欲和不惜弄虚作假的生活方式作了抨击和暴露。”很精彩,很地道,跟参考书上说的一模一样!思想,特别是我们自己的思想,全然被阶级化的政治套路禁锢了!如果这时,有敢于说话的学生问:“老师,你戴金耳环,是追求虚荣,还是追求漂亮?是世俗还是高雅?”那真是令人尴尬的事情!那么,参考书上说的,是作家莫伯桑本来的思想么?莫伯桑在小说中有一段精妙的议论,一直被教师们遗忘:“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这,就是我们千百遍地寻找的那个主题思想!如果按照“形象大于思想”的理论,“一千个读者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允许我们每一个读者作各自的解读和欣赏的话,那么,以上学生的全部回答,都要比参考书上的教条高出许多。
        尽管我们有我们自己的欣赏规范,但完全远离作家的本意,或者游离于作者所创作的形象之外,作十分勉强的套解,我认为是很不恰当的。我主张,欣赏文学作品,应当还原作者本意,接受作者特定意象本身所蕴涵的思想。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一篇经典散文。从它问世以来,编入中学语文教本,不知有多少学生读过,不知有多少老师解读过,不知有多少老师、学生、文学青年为之倾倒!但是对《荷塘月色》思想的理解,至今,又有谁敢说自己真正搞清楚了搞透彻了呢?一种观点认为,既然文章写于1927年7月,那么,“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肯定是对蒋介石反革命叛乱的不满,对时局动荡的焦虑。另一种观点认为,文章表现了作者心中笼罩着淡淡的哀愁以及难得片刻逍遥的淡淡的喜悦。而我却看到,一个平凡的读书人因为拖儿带崽,为生活所累,难以解脱的苦闷与彷徨。至于这篇散文所蕴含的信息量,极其广大,如新奇的比喻,奇妙的通感,叠音词的妙用,意象的幽雅,情感的细腻等等,都是其它散文无以伦比的亮色。

    三、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体,成为文艺作品的创造者.
       接受美学告诉我们,文学作品从根本上说是为接受者(包括读者、观众和听众)而创作的,读者才是真正的上帝。这些年,语文教学改革的方向,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富有创造性。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必须摈弃教师先入为主的有违作者本意的思想分析、理解的做法。教师的主导,应当做好的是课堂结构、课程进度、学习方法的引导,而不是对语文课文特别是文学作品的霸权解说。我们阅读《教我如何不想她》这首诗歌,首先感受到作者对国家、对民族、对家乡、对亲人、对爱人以及对挚友的情感,可谓思想美也。其次感受诗歌中优美的富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意象,比如,“月光”、“海洋”和“银夜”,月光温柔地依偎在海洋的怀抱,海洋静谧地拥抱着柔和的月光。这是多么美好的一幅图画啊!一个贯穿全诗歌的意象“她”,更为后来的读者留下说不完的话题。可谓意象美也。再次,赋、比、兴的艺术手法、浪漫主义的色彩,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夸张、反问、反复、拟人、回环、骈偶等多种修辞艺术手法的运用,为诗歌赢得了艺术美。另外,这首诗歌句式大体整齐,每节结构相同,节奏鲜明,韵律协调,真是形式美也。至于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知识结构、人生体验、情感、兴趣、爱好等具体情况,作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解读,有什么不可以的呢?他创造出来的这个意象,感受到的这个境界,是他自己独自的创造,这比什么都重要。                                                    
                                                         2005年10月14日
    [ 此贴最后由曾德宏在2013-1-24 23:18:35编辑过 ]
    曾氏宗亲网感谢您的参与
    Powered by LeadBBS 9.2 licence.
    Page created in 0.0469 seconds with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