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曾纡(1073年—1135年),字公卷,晚号空青先生。江西临川南丰人。北宋丞相曾布第四子,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之侄。北宋末南宋初散文家、诗人、书法家,代表作品有《南游记旧》等。
释文:
原名:右中大夫直寳文閣知衢州曾公墓誌銘 宋 汪藻 撰《浮溪集 巻二十八》
紹興五年(1135年,注:括号内为昭演按)十月戊辰(日),右中大夫直寳文閣、知衢州曾公卒于信州。明年五月丙申(日),即其州之南七里上饒鄉葬焉。將葬,其孤惇(纡之子)以呉興、劉一止之狀屬公故人汪藻而告曰:先人以文章、議論、政事行世三十餘年,卒不克大施以殁葬,而不得傳信之辭納之壙中,猶不葬!惟夫子幸賜之銘,藻謝,非其人不可,則書而系以銘。 公諱紆、字公衮,世家撫之南豐。尚書戸部郎中直史館、贈太師密國公致堯之曾孫;太常博士、贈太師、魯國公易占之孫;而丞相文肅公布之第四子也。母曰魯國夫人魏氏。公少頴悟,天資既高,又受學于賢父母。當是時文肅公為天子守邊,不暇朝夕眎專,以魯國為師。年十三,伯父南豐先生鞏授以韓愈詩,文學益進。文肅公任為承務郎,學士鄧潤甫、尚書彭汝礪與語大奇之,舉賢良方正科上其文,公車會科廢而止。建中靖國元年,文肅公為二后山園陵使用故事,辟公以從事巳。左丞相韓儀公欲擢公館閣,公白文肅公力辭下,除太僕寺主簿,一時名士賢者皆願見之。于是左司諫江公望,累數百言薦公,不敢以宰相子為嫌。文肅公免相言者,指公嘗夜過韓儀公家,議復瑤華事,且受父客金請,付吏當國者用。吕嘉問尹京典詔獄,嘉問熙寧中與文肅公議法為敵者也。鍛鍊半年無所得,詔自中竄永州,入元祐黨籍,會赦移和州,又會赦復承奉郎、監潭州南嶽廟。文肅公殁,執喪以孝聞。服除,調監南京河南稅,改簽書寜國軍節度判官,時宣城江溢沒數千家,公白守曰:饑而賑貸法也。然廩非部使者不可發,今事急矣,請船粟以哺埀死之民。守曰:如三尺何?公曰:紆常平主管官也,有罪當坐之,即發廩。自言部使者,嘉而不問,除通判鎮江府,會淮南漕渠不通泗,楚州連數守罷,發運使陳亨伯宻奏,選公知楚州,公因荒政役饑民,渠通而民活者不可勝計,以功加直祕閣,與部使者論事不合,移秀州,州嵗比版圖,前此吏高下其手,民患苦之,公委僚屬降登不使吏預,其間吏怨公入骨,則為書以搖衆,人人自危,公立焚其書,州以無事還朝。除蔡河撥發,未幾提舉京畿常平,改江南東路轉運判官,陛辭陞副使。罷歸得主管南京鴻慶宫,屏居湖州。建炎三年,苗傅、劉正彦反,吕、張二公檄諸州勤王,檄至湖州,守梁端會士大夫謀之,衆未及言,公奮然曰:逆順明甚出師無可疑者,間數日,苗、傅來取兵,公請端械繫使者毋令還,當是時微公幾殆上反正。御史中丞張守白發其忠,除直顯謨閣且召見之,公曰:守臣在也,吾何為者,辭不行,然上雅知公名。明年六月,除江南東路轉運副使,九月移兩浙路,于是大軍屯江上求索無涯,公隨給之,猶不滿意,狼籍公牒,公度不可留,引嫌自言復還江南東路,先是盜孫誠等暴誘屬邑,一方騷然,公作聖旨招安,單舸見之,諭以禍福,誠等望風迎拜。上書歸矯制罪,天子賢而釋之。未幾隆祐皇后崩,參知政事,李囘為監護使,辟公修,奉議者欲稱園陵,公曰:上不日恢復中原,奉隆祐歸祔,此特欑宫耳,當先正名,朝廷用其言,聞者服其知體,再請宫祠。提舉亳州明道宫,甫兩月起知撫州,鋤治彊梗,民畏懷之。逾年以鄉郡自陳,除江南西路轉運副使,明年九月除司農少卿,改福建路提點刑獄,明年二月進直寳文閣,詔齎文肅公,正論手書赴闕,中道除知信州,尋移衢州,未之官卒,春秋六十有三。公才高而識明博,極書史始以通,知古今禆贊左右,為家賢子弟中以文章翰墨風流醖藉,為時勝流晚,以精明强力見事風,生為國能吏,雖低徊外補,位不至公卿,而所交皆一時英豪,世之言人物者,必以公一二數。公之謫永州也,黄庭堅魯直過焉,得公詩讀而愛之,手書于扇。公之叔父肇不妄許可人,嘗曰文章得天才,當省學問之半,吾文力學至此耳,吾家阿紆,所得超然,未易量也。故公詩文每出人爭誦之,又篆、隸、行、草沈著痛快,得古人用筆意,江南大牓豐碑率公為之,觀者忘去。文肅公薨于謫籍,公不敢求為碑銘,獨取平時奏對之辭會萃之,如辯明宣仁誣謗等事,名曰朝正論,藏于家,不敢出者二十餘年。靖康中始傳猶有仄目者,公不之恤也。公襟韻夷粹,與人交洞見肺肝,談笑多聞,坐客皆屈。聞人緩急若拯救,焚溺然忘其身奔趨之,雖蹈傾危不悔,于理財尤得其要,所臨沛然,未嘗有不足之歎,或有疑而問焉者,公曰:吾豈一毫取民哉!第當輸者人不能欺,常賦自有餘耳。初文肅公殁,窆于南徐,于是公客信者,數年不克歸葬,而葬其所以。令人王氏祔,令人祕閣校勘安國之女,先公卒四年,子三人,曰惇、右奉議郎、通判洪州;曰忻、右從事郎、臨安府司法參軍;曰憕、右迪功郎、監潭州南嶽廟。女一人,適右承事郎、主管江州太平觀王銍。
銘曰: 惟曾顯融,開迹南豐。密國之裔,以儒鼎峙。 文肅獨鶱,相帝初元。公雖承家,再振厥華。 與時巻舒,行三紀餘。才大不酬,老于一州。 植我墓檟,龜峯之下。遙望蒜山,而不東還。
曾纡直系世系: 1宗圣参公→15据公→34略公→炀公→咏公→筠公→38洪立公→延铎公→仁旺公→致尧公→易占公→43布公→纡公
四十三派:布公,易占五子,南丰先生曾巩之弟,字子宣。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登进士第官至大中大夫累尚书右仆射、赠太师、封鲁国公。于景佑四年丁丑(公元1037年)生,大观元年丁亥(公元1107年)卒葬句容县下属镇南丹徒界,谥文肃,配魏氏封鲁国夫人生子十名:綎、缨、缲、纡、绚、绂、絣、绰、纟聿、绪;
四十四派:纡公、字公衮,登进士第,官至中正大夫,号空青先生,于熙宁癸丑(公元1073年)生,绍兴乙卯(1135)卒,葬信州上饶县之七里。配王氏(一谱配刘氏)生子三名:惇、忻、憕。
作者简介: 汪藻(1079年-1154年),字彦章,号浮溪,又号龙溪,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上饶德兴市)人,汪谷之子,中国宋代文学家。汪藻早年向徐俯、韩驹学诗,入太学,喜读《春秋左氏传》及《西汉书》。汪藻于绍圣、元符(1094年-1100年)年间,有声誉于太学。宋徽宗时,汪藻与胡伸俱有文名,时有“江左二宝,胡伸汪藻”之称。崇宁二年(1103年),中进士。历任婺州观察推官、宣州教授、著作佐郎等职。钦宗即位,召为屯田员外郎,再迁太常少卿、起居舍人。绍兴元年(1131年),除龙图阁直学士,后知抚、徽等州。绍兴十三年(1143年)罢职居永州。南宋时,官至显谟阁大学士、左大中大夫,封新安郡侯。后逝世。著有《浮溪集》60卷、《后集》若干卷、《靖康要录》16卷、《裔夷谋夏录》2卷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