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首页 宗亲投稿 曾氏族谱 曾氏纲要 论文特辑 曾氏名人 宗圣曾子 家族要闻 曾氏典故 关于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宗亲投稿 -> 关于设立国学大师曾运乾先生纪念园地的倡议

 
 
     
关于设立国学大师曾运乾先生纪念园地的倡议
 
 
作者 曾珍妮 来源 曾氏宗亲网 发表 2020-7-2 13:33:32 人气 7515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字号   

申请报告

相关单位暨各级主管部门:

        据桃江老家曾氏亲戚传话,位于益阳桃江长村的曾氏祖山因建设发展需要被通知拆迁。一直以来,曾氏祖山系曾氏后人缅怀先辈之地。正是在曾氏家风的浸润熏陶下,在以曾运乾先生为代表的前辈先贤的精神感召庇佑下,曾氏后裔群英荟萃、人才辈出。

        曾运乾先生系民国名流,学界巨子,其在湘学史上的标志性意义早有公论。近期,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吴仰湘教授本着“发潜德之幽光,张湘学之异彩”的宗旨,著《曾运乾经学研究三书评述》就曾运乾研究《尚书》、《诗经》与《春秋》的成果作出了有理有据、客观公允的深度剖析和概述,进一步论证了曾运乾先生在湘学史上的标志性存在,夯实了其在湘学史上无可撼动的划时代地位:曾运乾继邹汉勋之后,在声韵学研究中取得更大成绩,是湖南有史以来成就空前的音韵学家。他又充分发挥精通文字、音韵、训诂、语法、修辞的长处,在《尚书》、《诗经》、《三礼》、《春秋》研究中取得骄人成绩,一改湖南经师不通小学的旧局,因此被杨树达推为湖湘朴学中兴的领军人物。曾运乾病逝后,杨树达对他的治学成就更做了高度评价:“其致学也,学以济其思,思以助其学,谨而不拘,达而有节,故其说经不泥守家法,平视汉、宋,惟以声音、训诂、辞气推求古人立言真意之所在,其精谨绵密,实事求是,并时承学之士无与抗手。以湘学论,近数百年来一人而已”[1]。

        “音韵”是现代字典的本源,由于汉语音韵学与汉语语音发展历史不言而喻的密切关系,要想真正了解现代汉语语音的严密的系统性、更好地掌握现代汉语的语音以利于语言实践,深入研究古、现代汉语音韵学成了不二法门。作为研究等韵、广韵、古韵、宗教典籍音义、域外对音等等的综合性经典传世文献,曾运乾先生具有标志性的音韵学研究专著《音韵学讲义》独步天下,所达到的学术高度迄今无人超越[ 2 ],曾运乾先生学术精神与学术成就的现实意义将在后辈弟子的发扬光大中得到不断彰显,似陈年佳酿愈久弥香。
   
        值得欣慰的是,浙江大学贾海生教授“焚膏继晷,兀兀数年”,依据曾运乾及其高足弟子郭晋稀研究古音声纽的结果,系统疏证了中国文化史上的巨著《说文解字》,用惊人的毅力和恒心于2014年完成了《说文解字音证》这一200多万字的巨著,使其成为综合音韵学研究《说文解字》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一部适用于文字研究、音韵研究、训诂研究的大型工具书,及研究古书通假、古字源流必不可少的著作。[3]对此,西华师范大学国学院院长、同门伏俊琏教授在光明日报发文《读<说文解字音证>》对曾运乾先生这位“持旧术、因旧材的集大成者和最终终结者”发出如斯告慰和感叹:曾运乾先生、郭晋稀先生地下有知,当含笑九泉矣。[4][5]

        抗战时期曾先生随湖大西迁辰溪,在艰难困苦中传道授业,乐育英才,同时蒿目时艰,系心天下,匡时济世。曾先生并亲任五溪诗社社长,与诗社诸教授一起,用笔杆作为武器,以吟咏宣其忧思,同仇敌忾,创作了大量体裁各异的佳作汇集成激情澎湃、血性汹涌的“抗战诗史”。[6]

        1945年11月,国民政府教育部明令褒扬曾运乾,号召全国教师向他学习。

       “燕园四老”之一的金克木先生晚年曾撰文回忆当年与曾运乾、杨树达等先生交游的点滴往事,先后发表于《学林漫录》和《比较文化论集》,藉以缅怀烽火岁月中湖湘学人传道济民、成就人材的高风亮节。[7][8]二十世纪90年代,曾运乾曾孙女艳霞在北大朗润园拜见金老时,也曾当面聆听过金先生对曾祖父运乾先生的缅怀和回忆。

        曾先生固然是家族的骄傲,更是故乡以及学界的体面与荣耀。拆迁,破与立之间,是经济拓展的机遇,亦应该是聆听历史回声、创立文化传承的契机。故我们理应借此机会给曾运乾先生建造一处纪念园地供后人瞻仰纪念,藉以鞭策鼓励来者。

        曾运乾他老人家殚尽毕生精力,著书立说,教书育人,对于这样一位治学为人皆被公认为后世标杆的历史精英,我们坚信,一个正常的社会终究不会对其无视和冷漠,温厚善良的家乡桃江更不会吝惜为他在其熟悉的故居留一方温馨慈悲之地,使其在动荡岁月仍成就辉煌人生的高贵灵魂最终得以长眠一隅,届时,让我们择一良时从即将被推平的祖山上掬几抔泥土与他为伴,让奔涌不息的母亲河桃花江的乳汁继续孕育他的慧心、滋养他的慧根,让结出的浩荡慧果恩育后辈、福泽乡里。

        在整理曾先生文献和生平资料的时候,笔者情难自已,每每泪目,心潮澎湃,百感交集:崇敬、佩服、感动、自豪、惋惜、遗憾、惭愧……不一而足,但感受最为强烈的分明还是受到一种血脉涌动的鼓舞。相信所有有机会深度了解曾运乾先生学术成就和生平事迹的人,都将在经历一次心灵沐浴和净化后得到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感染,这也是我们呼吁建立曾运乾纪念园地的重要意义之一。常常听到这样一种感慨:民国之后没有在神州大地出现我们炎黄子孙莘莘学子仰望孺慕的读书人,这说明现今的社会亟需某种正确价值观的引导,而这样的纪念园地或可成为一剂专治现世急功近利症的温补良方。


我们的具体诉求:

(1)建议继续重点保护和修(完)缮好包括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跃龙塔、凤凰庙及天问阁(遗迹)等在内的曾运乾先生故居凤凰阁遗址,做实周边环境整治;
(2)在凤凰阁旧址或附近择所修建纪念公园,届时将雕像石刻散文诗赋(如尘封六十年才得以名扬天下的曾运乾先生名篇《凤凰阁记》、《凤凰阁有序》等)汇集一起设计成一个纪念园地(纪念园地概念方案可交由湖南大学建筑学院设计,湖大既是曾运乾先生生前执教过的地方,湖大建筑学院更是与其次子著名考古建筑学家曾子泉素有渊源);
(3)鼓励展开相关学术研究,协调出版曾运乾全集。
(4)同时,敦促桃江长村曾氏祖山涉征拆相关机构或公司积极理性参与征拆圆满解决方案商讨,谨防现场征拆实施人员误踩违法强拆的法律底线。

        这些举措无论对弘扬历史传统、湖湘文化,抑或对挖掘本土历史文化旅游资源都有着极大的精神与现实意义,有助于推动文明传承,促进高品位的城市文化建设与文化教育。良好的城市形象无疑将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竞争力,也将成为桃江人民个体形象的综合展现。

        曾运乾纪念园地这样的城市景观创立的成功与否,绝不仅仅是发倡者一己之私的问题。面对越来越狭小的城市空间及城市开发进程中给传统与自然带来的危机,人们需要通过不同形式的城市景观来平衡自身与城市随时变化的关系,所以,城市景观在现代城市设计中的要素性质不断提升,但它必须与一个城市的历史、城市文化、城市性质有机融合,以此烘托、展示城市历史、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曾运乾纪念园地就将会是这样一个具有潜移默化的引导教化之精神感染力的再合适不过的公共文化载体,因为,曾运乾先生的故事鲜活而真实,在民众、特别是益阳桃江人民心目中,既有对他老人家传奇的崇敬之意,又有一种乡里乡亲的天然亲切之感、亲近之情,更因为曾姓是桃江的一个大姓,曾老先生甚至跟纪念园地的当地受众主体中相当比例的乡亲们血脉相连。

        建成后的纪念园地是公共教育、公共文化艺术中的一个内容,它所具有的文化性、精神性内涵绝非一般公共空间中一个空洞的景观物或者一个简单的装饰概念所能取代,它更是具有人文性、文化性并与城市中的人们同呼吸、共命运的具有生命的载体与标志,是爱国主义情怀和精审治学精神的文化象征。作为城市环境中供人直接体验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将成为城内外市民游客缅怀先贤、纪念历史的活动场所,也可成为人们诵读、沉思、休憩、活动的好去处。透过这样一种亲民而又具有个性鲜明的文化象征及丰富而充实的文化内涵的纪念园地,人们会加深对城市的人文领悟,增强对城市精神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从而建立起真正的文化自信。

        或许有人会担心在人们的认识中建立这样一个纪念园地的意义肯定达不到发倡者所看到的高度。这应该与现世盛行的急功近利的短视价值观以及无处不在、令人深思的官本逻辑有关。

        习总书记讲文化自信是根本的自信,称其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对此,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王石先生的解读就是,当诸要素排列在一起的时候,“文化是一个基础,它决定着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方向。所以现在公认度很高的一句话是,我们这个世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所有的烦恼归根结底就是文化问题”。现在中央非常重视传统文化,可现实的情况是,传统文化随着其载体乡村的萎缩正面临很大的问题。传统只有通过各种实实在在的路径融入人们的生活意识中,才能变成一种“源头活水”,起到滋润、净化心灵的作用,同时也可以避免传统文化被“束之高阁”。

        有鉴于此,我们就设立国学大师曾运乾先生纪念园地及出版曾运乾全集事宜向相关单位发出倡议,以期共同呼吁,并特此向各级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恳请批准、协调和扶持为盼。

此致,顺颂时绥。
                                                           曾运乾先生后人 
                                                             2020年6月30日


曾运乾纪念园地实施方案初探及可行性探讨:

1、县档案馆专馆引发的思考

“县档案馆的莫应丰专馆是一个永久性的专馆,至于长什么样子,我还没有实地去考察过,等端午节过后专题去一次,届时将长的什么样子详细发给你。但就是建这样一个专馆,也还费了很多周章,一是莫应丰的家人愿意捐献所有的历史文物,二是县里同意建这么一个专馆,这是男子女子结婚,需要双方情愿的事”。

        根据我所掌握的常识,收集、保存人类文化财富,对馆藏档案进行必要的整理、鉴定、统计、保管和各种技术处理,通过多种方式有计划地交流档案文献、进行咨询服务等等原本就是档案馆的基本职能,如果把这种分内的职能变成某种交易的筹码,恐让人产生不适,且不说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曾氏后人就已经主动将中华书局刊印《尚书正读》的稿费全部捐给了"桃江人民公社",也遑论凤凰山上凤凰阁祖业私产被“共产”后遭拆毁改建成了县委县政府大院……

        县档案馆的莫应丰专馆具体是一种什么运作模式?维运的可持续性如何?有可能期待我们拿出的置换条件是?

2、关于对“目前要在凤凰山建专门的纪念园有难度”的问题的几方面的考量:

        “一是认识问题。在人们的认识中建立这样一个纪念园地的意义肯定达不到发倡者所看到的高度”。这应该与现世盛行的急功近利的短视价值观以及无处不在、令人深思的官本逻辑有关。习总书记讲文化自信是根本的自信,称其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建立曾运乾纪念园地的目的就是要进一步弘扬爱国精神,传承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彰显文化自信。6月27日,佛山顺德历史上首位状元张镇孙铜像在伦教落成揭幕,一直崇文重教的顺德,英才辈出,绝非偶然。

        “二是资金。政府肯定不会允许单独建设,而要整体开发凤凰山公园,这是一笔巨资,如果不动用多方面的力量,肯定无从谈起”。咋一听有些道理,但“局部单独建设”与“整体开发”并不总是相互抵触和矛盾的,各种“噱头”多了,凤凰山公园的整体提案才容易获得更多关注,而且,景区的任何已完成项目都将成为一种纽带,维系着各种潜在的开发发展力量。对于景区开发这样投资多,见效慢,回笼资金时间长的项目,是不是可以考虑采取渐进有序的方法?毕竟一口吃不成个大胖子。万事起于忽微,量变引起质变!

        “三是即使有了资金,也不是说建就建的,从县委政府研究决定、整体规划编制、征拆安置、建设实施、场馆布置、后期运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政府流程的确常常会让人有一种无力感,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万事皆在人为。

        “桃江还是一个吃饭财政,财力十分紧张,还不会发烧到不顾一切去建一个凤凰山公园的程度”。所以才要抓住机会合理有序、分期分批地渐进开发。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新近才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同意退出贫困县的隆回县,多年执着致力于将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邹汉勋故居升级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凸显当地决策者的智慧和一片良苦用心。

        “如有一个老板资源捐资三千万元修缮浮邱寺,前后经过了四五年的时间,到现在还没有完全完工投入使用”。如果都无人问津,那景区荒着不也是荒着嘛?就像目前的凤凰山天问阁、凤凰庙遗迹,碑文被丛生的杂草掩盖着,一片荒芜,与被机关大院“踏平”的凤凰阁一起被称为“湮灭的桃江文明之七”。

3、关于征拆部门:

        “目前桃江长村那边的征拆是政府部门还是开发商,真不清楚,因为项目很多,如果没有具体的项目指向,无从问起,这个需要你们家族在征拆现场的代表人物代表你们去谈”。我想知道是政府还是商业团体在负责征拆安置?也就是我们谈判的对象是谁?其实我致电过经由非正式渠道打听来的征拆相关人员电话,但从未有人接听,无可奈何……但愿现场征拆实施人员不至于鲁莽行动以致误踩违法强拆的法律底线。

4、征询纪念园地方案多种选项的可能性:

        “那么怎么办?我认为当下的最现实的最紧急的出路,莫过于参照莫应丰先生的模式,辟一个专馆,使历史文物得以妥善保存,使后代们回来有一个追思的场所。当然,我先前说了,这还得是两厢情愿的事情”。凤凰阁遗址附近是我们自然而然想到的设立纪念园地的首选所在,毕竟那里是曾运乾先生的故居,正是这一方风水宝地,孕育了我国湘学的一代精英。这里也曾是曾氏祭祀凤凰三圣和四代祖如洪公的祠堂,且有一篇记载其风采的壮哉美文——曾运乾的《凤凰阁记》留存史册。但如果有别的合适的场所,我们也愿意一起探讨其可行性。現桃江是不是还有一个叫文化公园的公园也在启动中?沿江风光带上有可能规划相关的纪念园地吗?不管用哪种方案解决,我们都将力所能及地积极配合。衷心希望这样一个多赢的倡导,最终能达致一个多赢的圆满结果。如果说建凤凰山公园,是几代人的梦想,需要长期的艰苦的努力,那就先从我们能开始的第一步做起。毕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


        拆毁曾运乾故居凤凰阁后修建的宽阔气派的机关大院,以及孤零零缩在一角的文物跃龙塔
建议协调出版曾运乾全集的理由:

        “曾运乾‘治学精审,不苟为一言半语’,生前没有出版任何著作,但他每次讲授专门课程,必定精心编撰讲义。这些讲义将各种散见的旧材料与他的新见解熔铸在一起,其实都是质量上乘的学术著作,后来一经整理出版,即成为学术经典。可惜的是,除了《音韵学讲义》、《尚书正读》、《毛诗说》,曾运乾还有数种讲义,如《春秋三段通论》、《礼經礼记通论》未被整理,流传不广,至于《尔雅说》、《荀子说》、《庄子说》等文稿是否仍在人世,更不得而知”。[1]

        2011年中华书局的两位同志在北京约见了曾运乾先生的曾孙女艳霞女士,希望协助找寻曾运乾先生的遗稿。艳霞女士在家族内部成员中征询后了无收获,当时循着1981年《齐物论发微说》的线索致电周秉均先生在湖南师范大学负责资料管理工作的夫人,对方答称需要去查查看……事后无疾而终。

        民间经史学者戴维2011年因病辞世前,自知难以完成,将原收集好准备校点的《曾运乾集》书稿交给来探视他的岳麓书社社长夏剑钦先生整理。[9]五千多年来,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从来就不曾中断,靠的就是为学术献身的历朝历代的学者们前赴后继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认真研究和总结提炼。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近代以来,得益于源远流长、底蕴深厚、极富特色湖湘文化的哺育,湖湘大地人才辈出,活跃于中国历史舞台,推动了历史发展进程。在湖湘文化的记录载体——文献典籍的整理研究方面,湖南也有悠久的传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曾运乾先生自己也是一位功标史册的文献学名家。近些年,湖南对古籍整理、研究工作非常重视,成就斐然,相关工作也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界的重视。[10]
面对先贤的努力和贡献,最好的纪念和致敬,不是呈上一时的感动,而是继续他们未竟的事业。立足于上述考量,在适逢湖南古籍整理工作面临重要契机的当下,我们特呼吁致力于发掘湖湘文化、乡邦文献的各相关机构积极申报出版曾运乾全集项目立项,以鼓励在各相关社科基金的资助下开展新时期对曾运乾文献集中、全面的整理、研究,使曾老先生用毕生心血练就的经典学术成果能为我们当前的历史、文学、哲学研究者利用,也能使普通民众“寻章摘句,引经据典”有可靠的古籍、文本为依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灵魂的塑造,必须将优秀的文化熔铸进民族的血液。这就要求我们把总书记对优秀传统文化要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要求落实落深,用历史的荣光烛照前行路。作为炎黄子孙,我们要接续传统,必须立足传统文化,再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要求下,以现代为视角,将地域传统与整个中华传统相结合所展开的古籍整理工作实为一种古今文化的观照,对于当今的中国乃至世界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这是一种接续传承古老华夏文明的体现,可以为现代中国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从而为中华民族立足于世界之林奠定基础; 其次则是在文化层面对习总书记所提倡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具体践行与落实,进而从文明包容、民族体认、历史认知、价值追求、典范转换等不同角度丰富发展了世界的多元化、一体化,对于推动中国融入世界的进程、彰显中国作为大国的风范、凸显中国承担责任的意识提供了可靠的文化基因。

曾运乾先生论著:

        曾运乾先生一生虽然处于动荡不安的年代,但是著述不少。所著“《尚书正读》、《毛诗说》、 《声韵学》、《喻母古读考》、《声学五书叙》、《说文转注释例》等,皆亘古不易之作,其中尤以他创立的广韵声纽五十一类之说、古韵三十部说和‘喻三归匣、喻四归定’等音韵学理论贡献最大”[11]。 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一代宗师”罗常培誉曾先生此说乃自钱大昕后,考镜古声母最有价值之文章[12]。

        曾运乾先生的著作,生前多以刊物发表或讲义的形式出现,[10]据戴维先生收集的曾运乾生前论著目录,其毕生论著主要可分为四类:[12]

一、 经史专著:

1.《尚书正读》(中华书局1964 年 5 月出版)。
2.《毛诗说》(岳麓书社 1990年5月出版)。
3.《通史叙例》(民国铅印本,与陈鼎忠(天倪)合撰,南京钟山书局民国二十二年十二月出版)。4.《春秋三传通论》(讲义手抄本及民国石印本著作)。
5.《三礼通论》。
6. 《礼经礼记通论》各1卷(民国石印本著作)

二、音韵学专著:

        1996年11月,中华书局出版曾先生高足郭晋稀先生整理的曾氏《音韵学讲义》,惜将先生《声韵学讲义》之第一编《语音学原理》与第二编《注音字母》删去,而只采用了讲义中的《宋元明清之等韵学》、《广韵学》(即《广韵研究讲义》,民国石印本著作,国立湖南大学出版)、《广韵之考订》《古纽及古韵学》(即《古声韵学讲义》,民国石印本著作,国立湖南大学出版)等,和已刊的部分论著合在一起,更名以《音韵学讲义》出版,该音韵学巨著随后甚享盛名,但似未能体现先生《声韵学》(民国铅印本,湖南大学)之原貌。[11]

三、经史论文:

1.《礼经丧服释例》(《国立中山大学文学院专刊》约1935年)。
2.《人道篇》(《新民月刊·通论》)。
3.《说报》(《新民月刊·通论》)。
4.《原礼》(《新民月刊·通论》)。
5.《尚书立具录》(《语言文学》专刊第一卷第三、四期)。
6.《齐物论发微》。

四、音韵学论文:

1.《切韵五声五十一纽考》(《东北大学季刊》1927年第一期)。
2.《喻母古读考》(《东北大学季刊》1927年第二期)。
3.《六书释例》(《东北大学周刊》1929年第71期)。
4.《说文转注释例》(《中山大学文学院专刊》第2期)。
5.《论双声叠韵与文学》(《文学杂志》广州 1933 年第1期)。
6.《声学五书叙》(《东北大学周刊》1926年第9期)。
7.《读敖士英关于研究古音的一个商榷》(《学衡》1932 年第77期)。
8.《广韵韵目原本陆法言切韵证》(《语言文学专刊》1936年第1卷第1期)。
9.《等韵门法驳议》(《语言文学专刊》1936年第1卷第2期)。
10.《集韵叙略》。
11.《雅诂例》。

        还有《目录学讲义》(民国铅印本,国立清华大学本)。其他如《毛诗说》、《三礼说》、《尔雅说》、《荀子说》、《庄子说》等书稿,生前均未整理,其中《毛诗说》后由周秉钧先生整理,于1990年5 月由岳麓书社出版。[11]

        此外,曾运乾先生的诗赋散文虽为其著作的余绪,但也出手不凡,深受时人推崇:尘封60年的《凤凰阁记》与“凤凰阁有序诗”刊载于《桃江县志》。[12]

《曾运乾先生与他的<声韵学>》摘要[11]

        “先生学识渊博,上自诸经子史,下至小学训诂天文星象乐律,无不通晓,而尤邃于声韵,因而声韵学研究是他一生最重要的学术成果。《湖湘文库》出版曾先生的著作,限于篇幅,亦只选取其声韵学一书为代表作。民国时期湖南大学铅印本《声韵学》,是曾先生自1926年赴东北大学授声韵学以来,中经中山大学而于1936年回湖南大学后整理铅印出版的,可说是一部先生于声韵研究非常成熟的集大成之作。该书今湖南图书馆藏本,书名为“声韵学”,目录署“声韵学讲义”,共5编33章,而正文却仅存第一编《语音学原理》、第二编《注音字母》与第三编《宋元明清之等韵学》,共3编18章。此次整理,前3编即以湖南图书馆藏本为底本,后2编《广韵学》(即《广韵研究讲义》)、《古纽及古韵》(即《古声韵学讲义》)共15章,则采用郭晋稀先生整理之中华书局本。郭先生所加“晋稀谨案”之校记酌情袭用,改为“郭晋稀案”,然郭氏所加“讲授笔记”及自填的《广韵补谱》,则因非曾先生《声韵学》原刊文字而不予采用。在《声韵学》5编之后,为补充先生于声韵学研究的内容,补录了4篇相关的作品,其中《读敖士英关于研究古音的一个商榷》与《声学五书叙》是中华书局本已增补的,《说文转注释例》与《论双声叠韵与文学》2篇是这次整理新增的。新增2篇尤以《说文转注释例》一文更显先生于“文字声音训诂相通”之独到见解。

        先生研究《说文》转注,总结出转注之“建类加形”与“一首加声”两大类,其转注广例中又归纳出“省声加形”与“省形加声”两大类,同时在释例中指出《段注说文》得失乃至许慎《说文》之自乱体例,均非深究有得且博通者不能臻也。据此,则此次整理后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声韵学》一书,实为曾先生于音韵学研究成果之集大成。其第一编《语音学原理》分为八章,先由语音学之学科定义而涉及语音学之心理、生理、物理及语音学本身规律诸问题,然后设第七章《我国声韵变迁略史》专论声韵学、韵书、韵部等的变迁历史,第八章《本书编次之意》则阐述作者研究声韵学之六项“目标”及其“由近及远”、“详古略今”的研究方法。第二编《注音字母》,则就民国初教育部招集专家制定之注音字母,系统阐述各字母之来由及其“声”、“韵”、“拼音”之规则等,共分四章。第三编《宋元明清之等韵学》则分“守温三十六字母”、“平水韵”、“等韵谱”、“借韵转切法”、“协声归母例”和“门法”等六章,是先生系统研究宋元明清等韵学之后深入浅出的理论概括和科学阐发。第四编《广韵学》是先生建立其音韵学理论体系的基础,从“汉魏以来之切语”、“广韵之沿革”到“广韵之五声五十一纽”、“广韵之二百六部”,再到“广韵补谱”、“广韵之考订”,共分六章系统阐述,其音韵学研究之精华亦多在此编。第五编《古纽及古韵》,则从“谐声声母”、“诸家考求古纽之成绩”、“古声十九纽”到“诸家考求古韵之成绩”、“切韵二百六部与古韵”,再到古声韵“通转法”、“文字声读法”、“文字声音训诂相通之原理”,从古到今,系统搜理,洋洋洒洒九章,将我国清代以来诸家于古声韵研究之成果首次如此详悉阐发,尤显其学术研究之“征引赅洽,方法谨严”。

        曾先生的这部声韵学著作,内容宏赡,论证精审,包含其声韵学研究在古音声纽、正变韵例、喻母古读、上古音韵部和声转韵转等方面的五大学术成果与贡献,至今仍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古音声韵的一部重要参考书。”


附注(人物背景暨文献综述):


        曾运乾(1884~1945),出生于桃江凤凰山下资水之滨的牛潭河乡横木村,字星笠,晚年自号枣园,中国近现代史上驰名海内外的语言文字学家、音韵学家、著名教授、教育家。先生自幼聪颖,随其兄读书,年十六考取益阳县学,"《尔雅》十三篇咸能成诵,一字不遗"。1905年科举制废除后仍然闭户读书,孜孜不倦,以第一名选入湖大前身之一的湖南优级师范学堂,得受学于善化刘钜与湘阴郭焯莹等硕学名儒,研习文史而明古今学术之流变。毕业后于1917年秋至1920年夏,执教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与徐特立(毛泽东和田汉等著名人士的老师,被尊为“延安五老”之一)、杨昌济(杨怀中,毛泽东岳父)、陈天倪等名师同校任课,并与杨怀中、陈天倪同住在一院内,三人交谊甚笃。历任国立东北大学(当时全国最大,规模超过清华、北大,荟萃了国内众多学术大咖)教授、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湖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先后讲授过声韵学、文字学和《尚书》、《三礼》、《春秋》等经学课程,留下一批讲义,其中部分成果以论文的形势发表在当时的各种报刊上,获得学界好评,尤以精通声韵学而蜚声一时。“曾运乾先生对中国声韵学研究的贡献是巨大的。但是由于他的声韵学著作大都发表于解放前,有些只以讲义的形式刊布,所以知之者不多。罗常培在《周秦古音研究述略》一文中,把曾运乾同章太炎、黄侃、钱玄同列为‘集成期’的古音学家,说‘持旧术、因旧材以研究古音者,至此殆已臻极。’如果说钱玄同是既持旧术、因旧材而又注意汲取现代语言学理论和方法,具有承前启后作用和从传统向现代过渡特点的音韵学家的话,那么曾运乾先生则是持旧术、因旧材的集大成者和最终总结者”[5]。曾先生才气内向,思虑深沉,兴趣广泛,“于学无所不窥,上至群经、子、史,旁逮天算、乐津,靡不通晓,非徒以声韵名家也”,除却在考古、审音方面的造诣颇高,实际上在经学研究领域也有突出成就。[13]

        曾运乾先生的生平事迹和极高学术成就,“不苟为一言半语”的严谨治学态度,“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学术精神、学术境界为他赢得了学界的高度认可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民国年间,随着西方现代学术理念的传入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潮影响,上古音研究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历史比较、结构主义等科学研究方法也被运用于此。曾运乾与高本汉(Karlgren Bernhard)、钢和泰(Alexander von Staël-Holstein)、林语堂、李方桂、赵元任、钱玄同、王静如、汪荣宝、胡适、傅斯年、陈梦家、陈独秀、陈寅恪等中外学者,或专研语言文字、或以文史研究见长,都积极地关心或参与了上古音的讨论和研究。[14]曾运乾对中国音韵学研究有独到建树,在音韵学方面的贡献主要表现在对“声纽”(声母)的研究上。他提出了古纽“喻三归匣”“喻四归定”等论点,认为喻纽三等字跟匣纽是同类,得到大家的认可;提出《切韵》音系不只是韵类有洪细的区别,声类也有洪细的不同,声类和韵类的洪细恰好是相应的,认为中古有51类声纽。[5][12]

        章门大弟子黄侃(季刚),系与章太炎、刘师培齐名的“国学大师”,与章太炎并称为“乾嘉以来小学的集大成者”、“传统语言文字学的承前启后人”。曾运乾跟黄侃在音韵学研究上的路子很接近,二人论述往往不谋而合,比如古音十九纽的结论,因而彼此惺惺相惜。黄侃当年在东北大学见到曾运乾先生并与他深谈两夜,回家后一下火车就急着让儿子打着灯笼陪他连夜赶去告知学生陆宗达东北之行的收获:与曾运乾切磋学问,获益良多。黄兴奋地说:“他考定的古声纽中,‘喻’纽四等古归‘定’纽,‘喻’纽三等古归‘匣’纽,这是正确的。我的‘十九纽说’应当吸收这一点”。[15]黄季刚先生在讲声韵学的时候,极口称赞曾运乾先生的《喻母古读考》是个重要的发明[16]。曾运乾开创音韵分部研究之先声,创《广韵五声五一组考》之新学,在音韵学上无人匹敌,被评价为“清代三百年所未有也”,为后人留下一座座无与伦比的学术丰碑。

        学术研究自有公认的规范与路径;是不是经师,不但要看湖南人如何说,还要看全国人如何说,这才是超越乡谊的公论。

        在现代学术史上,“湘学”曾被一些学人讥为空疏无根。清末民初国学大师章太炎(1869—1936)就曾很不客气地尖锐指出,湘中经学诸家尽管门径不同,但有一事则为诸家同病,“盖于江、戴、段、孔古音之学实未得其分毫也。偶一举及,其疵病立见矣”(支伟成《清代朴学大师列传·章太炎先生论订书》,岳麓书社,1986年,第10页)。简而言之,湖南人都不懂文字学。外界有关湖南人不懂文字学的评价,始终成为部分湘人心头一个难以化解的情结,并成为刺激他们从事文字研究、改变湘学形象的驱动力。[17]

      据长沙籍叶氏弟子杨树达回忆,上世纪二十年代,他和同是湘籍学者的曾运乾任教于北京高校时,曾有“雪耻之盟”:太炎先生尝云:“三王不通小学。”谓介甫、船山、湘绮也。三人中湘士居其二。余昔在北京,曾与星笠谈及此。余谓此时吾二人皆游于外,他日仍当归里教授,培植乡里后进,雪太炎所言之耻。星亦谓然。[17]

        杨树达是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幼年曾从叶德辉问学,叶氏授以文字训诂、目录版本之学,为杨树达打下了一生治学的基础。自上世纪二十年代北上任教于北京各高校之后,杨树达的学术成就逐渐为外界所认识,得到了包括章太炎、沈兼士、陈垣、陈寅恪等学界名流的推崇。章太炎曾说:“湖南前辈于小学多粗粗,遇夫独精审,智殆过其师矣。”(《积微居回忆录》中颇多此类记载)诸人在揄扬杨树达的同时,有意无意之中常将他与湖南学风、与湘学前辈区分开来。杨树达以自己的学术成就赢得了学术界的肯定,却并没有扭转外界对于湘学固有风格的认识。湘学若要改变自身形象,尚需更多学者的努力。因此,1937年,已是小学名家的杨树达婉谢各著名高校的聘请,毅然回到家乡,任教于湖南大学,同时也邀请曾星笠回乡践约。楚地二大师殷殷以张楚学之帜为念,致力于培植乡里后进,使当时的湖南大学国文系群贤荟萃,雄踞学林,培养了大批人才,湘学也从此受到了世人的重视。[10][16]在抗日战争的艰苦环境下,曾星笠身染重病而犹授书不辍,不幸逝世。惊闻噩耗,杨树达痛心不已。杨树达自言南归八年,相与商榷文艺者,仅一曾星笠。“钟期一去牙弦绝,惠子去殂郢质亡”( 杨树达 《挽曾星笠》),上联哀知交弃世,弦断音消,下联言辩友仙游,谈经失伴,凭双方学术成就之高度,以二典故衡之,言之有据。运乾易箦,不仅是杨树达一人之私痛,更是湘学之失,盖因“湘中学者承东汉许、郑之绪以小学音韵训诂入手进而治经者,数百年来星笠一人而已”(杨树达《积微翁回忆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220页)。曾氏绝学后继无人,广陵散绝,这是杨树达实现雪耻之盟时遭遇的最大挫折。但是,自从湖南出了曾运乾、杨树达等人之后,学界对湘学就刮目相看,再也没有人批评湘人不识字了。[17]
         从前辈王、叶名山之约到杨、曾雪耻之盟,几代湘籍学人有感于外界对于湘学的批评,殷殷以振兴湘学为念。独具特色的桑梓之情,叫人感慨万千。遗憾的是,他们的这种努力向来不为学术界所关注。在湘学史研究已渐成热门的今天,学者们多半津津乐道于湘人的理学成就以及湘人的自豪、自负。其实,湘人有自负的一面,也有自我反省的一面。湘学特色的形成,原本与湖南“四塞之国”、不与中原人物相交往的历史地理因素有关。近代交通渐开之后,湘学卷入与其他地域学术文化、与国家主流学术文化的互动竞争之中。在他者的认识中反观自我,湘学的特色因此更加凸显,“湘学意识”也得到明晰。然而,所谓“特色”原是一个语义丰富的词汇。湘学因其特色而得到外界的推崇(如钱基博),也因其特色而被他人讥刺(如章太炎)。究竟该保持特色还是汇入主流?湘学的发展始终面临着两种选择、两种理念的较量。王先谦因感湖湘经学之陋、未免见笑于外人,因而与叶德辉定名山之约;章太炎“三王不识字”的评判,使杨树达深以为耻,因而与曾运乾立雪耻之盟。努力改变湘学在外人眼中“外行不入格”的形象,成为他们维护湘学的具体体现。至民国年间,湘籍学者杨树达、余嘉锡、曾运乾、张舜徽等人均以自己的学术成就,在全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影响,改变了湘人不知考据的形象。至此,从曾国藩、郭嵩焘以来的振兴湘学的努力,才算是修成正果。湘学以向主流靠拢的方式,完成了对自己的提升。[17]
        杨树达在其所著《曾星笠传》中说:“曾崛起资水间,不经师授,笃情音韵,过于前人,并时承学之士,无与抗手”。还在“凤凰阁和星兄”诗中给予曾运乾高度的评价:“抗衡秦帝争天下,楚国雄风安在哉。何似灵均千载后,巍然资水一高台!” 树达与运乾友谊至深,知之甚稔,故评价平允公正。[13]
曾运乾先生之所以能收获学界诸大师交口盛赞,盖因曾运乾、杨树达等人的出现在湘学史上彻底颠覆和刷新了学界看待湘学的目光,湘学从此受到世人的重视和尊崇。
美国康奈尔大学语言学教授梅祖麟说:“用谐声字研究古声母,继钱大昕之后,高本汉( 1923 )之前,中国学者先后有章太炎、黄侃、曾运乾,他们大量用谐音字研究上古声母,分别得出古音娘日二纽归泥(章太炎:《古音娘日二纽归泥说》),照二归精、照三归端(黄侃:《音略》),喻三归匣、喻四归定(曾运乾:《喻母古读考》)。[12]
        曾运乾不仅以精通声韵著称,“经学研究也有骄人成绩。在《尚书正读》、《毛诗说》、《春秋三传通论》等著述中,他综合运用音韵、训诂、语法、修辞等知识,在解说经义、训释字词、点断句读、剖析文理、抉发经书意蕴、裁决经学争讼等方面屡有新获,能兼汉、宋之长,不拘今、古家法。曾运乾由小学入手治经, 一改湖南经师不通小学的旧观, 在湘学史上尤其具有标志性的意义。”[1]
        “《尚书正读》是《尚书》研究中从训诂研究转向语法研究的发轫之作。曾运乾在书中对《尚书》倒语进行了大量的分析。曾运乾的语法观受到了前人的影响,体现了语序的三个功能,即制约句法结构、揭示词类活用、影响语用效果。此外,曾运乾的语序观还揭示了原始的思维形态”。[18]“曾运乾对于《尚书》的训诂 ,一言以蔽之 ,是百家之中择其善 ,其文法,是对客观语法事实的理性认识,不像前人的语法思想 ,尚处于感性认知 ,而是总结客观规律”。“曾运乾《尚书正读》,折衷旧注,择善而从,说解精要,训诂、语法、修辞等手法交互运用,决疑解难,成就卓著”。[19]
        “曾运乾解读《尚书》的最大特色,是娴于语法,善神词气。往往抓住某些关键词句,分析文势,审察文理,推究文脉,窥测文情,从而凿优抉明,昭揭底蕴,尽发前人之覆。”“《尚书》字词艰涩,文句诘诎,虽然经汉、唐、宋清无数名家注释,仍然苦其难读,“《尚书》一经,以诘诎聱牙为病者二千年矣”。曾运乾吸取汉儒明通训诂、宋儒善审词气的优点,利用自己精究音韵的长处,综合运用音韵、训诂、语法、修辞等知识,以简短的篇幅,将经文28篇解说得文从字顺,明白如话,依据破解千古难题,在《尚书》学史上留下惊人的业绩”[1]。

        还有行家评说:“曾星笠他老人家《尚书正讀》一书最牛的地方还不是“通训诂”,而是“审词气”。一字一训,难免弄得句子支离破碎,彻底抛弃了《尚书》历代注疏里重串讲的优良传统。《尚书正讀》厉害的地方恰恰是串讲下来无所滞碍,通达条畅。训诂是在串通句意指导下的训诂,先给了训诂再想句意绝对是死路一条。《正读》粗看是先“通训诂”,然后“审词气”,其实操作上一定是先“审词气”然后才“通训诂”,先解决的是句子与句子间的互文、并列、递进、让步、正反设辞和假设、印证、譬喻等逻辑关系与修辞手段,在这个基础上再找个训诂。也正因如此,《正读》比《覈诂》要好得多”。

        《尚书正读》是读《尚书》的一部上选佳作,以“通训诂,审词气”为能事,是近代最重要的尚书注本,是帮助读通尚书的最重要参考之一。曾运乾凭借其深厚的朴学功力,通解今文《尚书》二十八篇,不欲令其有一字之隔。于经文纠结难明处,则剖肌析理,能道其所以,胜义纷披,卓绝一时,能使向称诘屈聱牙之《尚书》,以较为平易之面目示人,无怪乎杨树达序此书时深加推许。[20]

然而,一直以来,认识到《尚书正读》价值的人比较少,而研究《尚书正读》价值的更是为数不多,这是一大憾事。随着研究的深入,《尚书正读》必定会是《尚书》研究宝库中的钻石永远璀璨夺目,闪烁光芒。[18]

        鉴于学术界较多关注曾运乾的声韵学成就,而对他的经学研究不太留意,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吴仰湘教授本着“发潜德之幽光,张湘学之异彩”的宗旨,著《曾运乾经学研究三书评述》就曾运乾研究《尚书》、《诗经》与《春秋》的成果作出了有理有据、客观公允的深度剖析和概述,进一步论证了曾运乾先生在湘学史上的标志性存在,夯实了其在湘学史上无可撼动的划时代地位。[1]

    此外,曾运乾先生的诗赋散文虽为其著作的余绪,但也出手不凡,深受时人推崇。1942 年,曾运乾晚年归里,曾居家乡桃江凤凰山凤凰阁,在这里继续音韵学研究,写出了缅怀屈原和歌颂家乡桃花江的壮美散文《凤凰阁记》与“凤凰阁有序诗”,引发国内名家唱和。[12]

        在个人品质方面,曾运乾为人耿介,认为悖理的事情,绝不苟同。但是与人交往,非常热情,平易近人。[13]

        抗战时期曾先生随湖大西迁辰溪,在艰难困苦中传道授业,乐育英才,同时蒿目时艰,系心天下,匡时济世。为有牺牲多壮志!青年时期曾经三度寓居岳麓书院的毛泽东同志一语中的。近代学界盛赞的“湖南人精神”,其实所指就是这一种自岳麓书院衍绪而来的为国牺牲、敢于担当的书生血性。这种血性,在关键时刻,总会从湖大师生的胸中喷涌而出,也使湖大西迁成就了一种坚苦卓绝的教育传承。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西迁期间,曾先生与杨树达、吴绍熙、熊正理、李肖聃、柳大谧、王啸苏、曾昭权、谭云鹤、陈跃南、刘异,骆鸿凯、赵曾俦、曾威谋、陈兆畴等教授成立五溪诗社,曾先生并亲任诗社社长,用笔杆作为武器,以吟咏宣其忧思,同仇敌忾,创作了大量诗词、楹联、文赋,用富含民族韵味、极具时代精神的表现形式,真实记录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和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更歌颂了中国人民坚苦卓绝、顽强不屈的战斗精神和民族气节,众多佳作汇集成激情澎湃、血性汹涌的“抗战诗史”。[6]

        1945年1月20日,曾运乾先生病逝于辰溪湖南大学卫生站,去世前数日仍坚持讲授不辍。他的治学态度与成就,他的执教精神与为人处世之道,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卒时,受其教者,莫不痛哭失声。[12]“蝴蝶东飞,蝴蝶西飞,不管东飞西飞,依庄周说,蝴蝶总归梦里;先生来了,先生去了,无论来了去了,据穆叔言,先生常在人间。”先生逝世前,正为中文系学生讲述《庄子》。该系学生谭佛雏以此为题撰写了此挽联。联为游戏之笔,但从中可看出曾先生讲课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学生对曾先生的热爱与怀念[21]。“为开风气奋匡时,老入蛮荒总不辞。酉洞遍探资考据,辰阳夕宿有沉思。几回西笑结吟社,一卷南华忆侍帷。讶报春风鹃唤歇,名山草木共低垂。”(黄假我,《挽曾星笠师》)。[22]著名经史学家,国学大师陈天倪也在挽联中感慨“湘中失第一经师,海内断千秋绝业”。[23]

        1945年11月,国民政府教育部明令褒扬曾运乾,号召全国教师向他学习。

        “燕园四老”之一的金克木先生晚年曾撰文回忆当年与曾运乾、杨树达等先生交游的点滴往事,先后发表于《学林漫录》和《比较文化论集》,藉以缅怀烽火岁月中民族危难之时湖湘学人传道济民、成就人材的高风亮节[7][8]。二十世纪90年代,曾运乾曾孙女艳霞在北大朗润园拜见金老时,也曾当面聆听过金先生对曾祖父运乾先生的缅怀和回忆。

        “在现代学人中,曾运乾是目前所知最早实施‘脂’‘微’分部并定古韵为三十部的学者。以原作散佚,其说沉没。近来刊本流行,世人始有了解。他对韵序的安排,不同近世诸师 , 韵尾析之四类,其中德、锡收声‘诗’,登、青收声于‘日’,等等。其学说对古韵学的进一步研究极具参考价值”。“古韵分部的研究,肇始于宋,至清人而大定。王(念孙)、江(有诰)而后,现代学人中继续分合补苴且成就卓著者,有章太炎、黄侃、曾运乾、王力等。其中曾、王二氏在不相谋商的情况下,对脂、微各行分部并定古韵为三十部,慧眼卓识,不同一般。王氏影响极大,不必具说。唯曾氏之文,‘散在校志,遐陬虑不易见。重以辽沈失陷,曾君原刊益不可得’( 杨树达语 )。他在古韵分部上的成就,由是沉寂无闻多年”。[24]

        曾运乾先生一生治学精审,“不苟为一言半语”,以严谨的治学态度,秉持着中国古代知识分子“述而不作”的学术传统,树立了一种“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的对学术充满尊重敬畏、不轻率为文的真正的学术精神、学术境界,然而,其固有的学术思想、治学方法和传播形式也决定了其主要只为学界同仁知晓的、相对“默默无闻”的境遇(参见金克木《记曾星笠先生》,《学林漫录》第九集,中华书局1983年),[25]尤其当相较于其一生至交杨树达先生的显赫待遇时,因为杨先生不仅生前声名闻达,卒时,毛泽东致唁电,周恩来送花圈,湖南省党政领导全体参加追悼会,护送灵柩至岳麓山安葬,身后更随着嵌入了其名字的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流芳百世。

        值得欣慰的是,浙江大学贾海生教授“焚膏继晷,兀兀数年”,依据曾运乾及其高足弟子郭晋稀研究古音声纽的结果,系统疏证了中国文化史上的巨著《说文解字》,用惊人的毅力和恒心于2014年完成了《说文解字音证》这一200多万字的巨著,使其成为综合音韵学研究《说文解字》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一部适用于文字研究、音韵研究、训诂研究的大型工具书,及研究古书通假、古字源流必不可少的著作。[3]对此,西华师范大学国学院院长、同门伏俊琏教授在光明日报发文《读<说文解字音证>》对曾运乾先生这位“持旧术、因旧材的集大成者和最终终结者”发出如斯告慰和感叹:在我国音韵学界,曾运乾的古韵三十部、古声十九纽的古音音系并不占主导地位。本书不为学术主流所左右,唯真理是求,这种实事求是的学术胆识,是值得敬佩和肯定的。曾运乾先生、郭晋稀先生地下有知,当含笑九泉矣。[4][5]

        杨树达(1885~1956),1885年6月1日出生于湖南长沙一个教师家庭,近代语言文字学家。字遇夫,号积微,晚更号耐林翁。15岁遵父命从湘潭人叶德辉受业,攻读《说文解字》、《四库提要》。16岁转入官办求实书院续读经史、算学、英文。1905年赴日本留学。回国后受聘于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长。毕生从事汉语语法和文字学研究和教学。长于金石、甲骨和古文字训诂、音韵及汉语语法、修辞等。30年代发现形声字声类有假借现象,并收集到声联义的例证数百条。杨先生著作等身,蜚身学术界。其在语言学之地位,历经多年风吹雨打已坚如磐石,尤与毛泽东有故,故谊非泛泛。“1920年驱张一役,余与毛公同事,故有违教一语也。”解放后,毛泽东每回湖南,都要找他聊聊天,因此他每有不遂心,也会向毛泽东写信。1956年2月14日逝世,终年71岁。毛泽东致唁电,周恩来送了花圈,湖南省党政领导全体参加追悼会,护送灵柩至岳麓山安葬。

        金克木(1812~2000),安徽寿县人。我国梵学研究、印度文化研究大家。中学一年级就失学。1935年到北京大学图书馆做图书管理员,自学多国语言。1938年任香港《立报》国际新闻编辑。1939年经友人介绍,到已经迁校到湖南辰溪的省立桃源女子中学教英文。此时,由于湖南大学缺法文教师,皮宗石校长慧眼识英才,聘请只有小学文凭的金先生担任湖大法文教师,使他终于走上了大学讲台。教学之馀,积极支持指导湖大学生自治会组织歌咏戏剧队,排练《放下你的鞭子》《古城怒吼》《重逢》《凤凰城》等抗日话剧。1941年,他辞去湖大教职,经缅甸到印度游学,学习印度语和梵语,钻研佛学,走上梵学研究之路。1946年回国,任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1948年起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教授。和季羡林、张中行、邓广铭一起被称为“燕园四老”。

        黄侃(1886~1935),初名乔鼐,后更名乔馨,最后改为侃,字季刚,又字季子,晚年自号量守居士,湖北蕲春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辛亥革命先驱、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国学大师。1905年留学日本,在东京师事章太炎,受小学、经学,为章氏门下大弟子。曾在北京大学、中央大学、金陵大学、山西大学等任教授。后人称他与章太炎、刘师培为“国学大师”,称他与章太炎为“乾嘉以来小学的集大成者”“传统语言文字学的承前启后人”。黄侃去世时年仅50岁,虽未出版任何著作,却成为海内外公认的国学大师。

参考文献:

[ 1 ] 吴仰湘.曾运乾经学研究三书述评.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 2 ] 黄守愚.与老先生谈起音韵学家曾运乾.博客中国.2008年10月17日11:35:39

[ 3 ] 贾海生.说文解字音证.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年12月

[ 4 ] 伏俊琏.读《说文解字音证》.光明日报.2016年02月15日14:52
 
[ 5 ] 伏俊琏.曾运乾先生对中国声韵学的杰出贡献—兼谈古声长九纽与三十二纽之争.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第6期

[ 6 ] 我爱我家2009.无线湖南 华声论坛.http://bbs.voc.com.cn/forum-382-1.html

[ 7 ] 金克木.记曾星笠先生.《学林漫录》第九集.中华书局. 1983年

[ 8 ] 张鸿腾.岳麓巨子|金克木:记曾星笠(运乾)先生.湖南大学官方微信.2016年4月25日

[ 9 ] 丁纯蓝. 纪念民间经史学者戴维.中华读书报.2016年08月17日07版

[ 10 ] 奉清清.用历史的荣光烛照前行路——访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院长肖永明.深读湖南-湖南在线-华声在线.2019-03-19 07:55:14

[ 11 ] 夏剑钦.曾运乾先生与他的《声韵学》.古汉语研究2013年第2期(总第99期)

[ 12 ] 符岚.笃情音韵 湘学第一——记音韵学家曾运乾.《书屋》2013年02期

[ 13 ] 桃江人物.桃江县志办公室编.1987年6月

[ 14 ] 郑伟.书评 | 踵事增华 自成一派——评郑张尚芳《上古音系(第二版)》.中国社会科学报.2018年1月4日

[ 15 ] 郭名高.平生骂人无数,却对二人执礼甚恭,他的任性何尝不是一道风景.师贤斋.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6658904505462902&wfr=spider&for=pc 发布时间:2020-05-14 18:12

[ 16 ] 程千帆(述).张伯伟(编).程千帆:我与黄季刚先生.桑榆忆往.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9月

[ 17 ] 张晶萍.从名山之约到雪耻之盟.书屋.中学生读书网.2007年第9期. https://www.fox2008.cn/ebook/shuwu/shwu2007/shwu20070915-1.html

[ 18 ] 李 斌,陈志萍著.曾运乾《尚书正读》语序观刍论.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4卷第6期.2011年l1月.

[ 19 ] 万献初.《尚书》概说.万献初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wanxianchu. 2015-07-24 20:06:48

[ 20] 曾运乾.内容介绍.尚书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

[ 21 ] 月影瑶琴S的博客.[转载]古今巧联妙对赏析·第九十期.2019-08-17 15:30:24

[ 22 ] 黄假我.挽曾星笠师. http://www.haoshici.com/1bd9beo.html

[ 23 ] 杨树达. 积微翁回忆录.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55页

[ 24 ] 时建国著.曾运乾古韵三十部说略.古汉语研究2009年第2期(总第83期)

[ 25 ] 伏俊琏.石声淮先生的才艺和学问,学林.2017年5月5日 11:04:52 & 石新浪微博.石声淮先生:自从湖南出了曾运乾(1884—1945)、杨树达(1885—1956)之后. https://www.weibo.com/p/2304186241925d0102x8bh?sudaref=www.baidu.com&display=0&retcode=6102. 2020年6月


其它本次未及纳入综述的有关曾运乾先生的文献资料:

[ 26 ] 刘万能.凤凰山里凤凰阁--湮没的桃江文明之七.http://www.taojiang.gov.cn/ 2020年6月
[ 27 ] 陈新雄.曾运乾之古音学.中国语文. 2000年5期
[ 28 ] 尹喜清.曾运乾音韵学思想与方法论.铜仁学院学报第1卷5期. 2015年9月
[ 29 ] 张舜徽.《湘贤亲炙录》,《旧学辑存》,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152页
[ 30 ] 陈鼎忠.《曾运乾传》,《尊闻室賸稿》,中华书局1997年,第972页
[ 31 ] 林炯阳.《论曾运乾〈切韵〉五十一纽说》,《东吴文史学报》第5期(1986年8月出版),后收入《林炯阳教授论学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年,第99-116页
[ 32 ] 郭晋稀《〈音韵学讲义〉前言》,中华书局1996年,卷首第1-11页;
[ 33 ] 时建国《曾运乾的〈切韵〉五十一纽说》,《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5期
[ 34 ] 林焘《曾运乾的古音研究》,《中国语音学史》,语文出版社2010年,第297-299页.
[ 35 ] 陈恒嵩《曾运乾〈尚书正读〉述论》,提交“变动时代的经学与经学家”第八次学术研讨会,台北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主办,2010年11月
[ 36 ] 陈志萍《曾运乾〈尚书正读〉“倒语”研究》,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6月


“与《曾运乾经学研究三书述评》有关论文参考文献分类:

张舜徽.《湘贤亲炙录》,《旧学辑存》,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152页.,实际上在经学研究领域也有突出的成就.当他病逝时,杨树达即认为‘湘中学者承东汉许、郑之绪以小学、音韵、训诂入手进而治经者,数百年来星笠一人而已’。
杨树达.《积微翁回忆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155页,陈鼎忠后来也在挽联中感慨‘湘中失第一经师,海内断千秋绝业’。
陈鼎忠.《曾运乾传》,《尊闻室賸稿》,中华书局1997年,第972页。然而,学术界较多关注曾运乾的声韵学成就,对他的经学研究不太留意。

研究曾运乾声韵学成就的论文,代表性的有:林炯阳《论曾运乾〈切韵〉五十一纽说》.《东吴文史学报》第5期(1986年8月出版),后收入《林炯阳教授论学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年,第99-116页;伏俊连《曾运乾先生对中国声韵学的杰出贡献》.《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6期;郭晋稀《〈音韵学讲义〉前言》.中华书局1996年,卷首第1-11页;时建国《曾运乾的〈切韵〉五十一纽说》.《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5期;时建国《曾运乾古韵三十部说略》.《古汉语研究》2009年2期;陈新雄《曾运乾之古音学》.《中国语文》2000年5期;林焘《曾运乾的古音研究》.《中国语音学史》.语文出版社2010年,第297-299页。

对曾运乾《尚书正读》作研究的论文,仅见陈恒嵩《曾运乾〈尚书正读〉述论》,提交‘变动时代的经学与经学家’第八次学术研讨会,台北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主办,2010年11月;陈志萍《曾运乾〈尚书正读〉‘倒语’研究》,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6月;李斌、陈志萍《曾运乾〈尚书正读〉语序观刍论》,《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6期。有鉴于此,本文专就曾运乾研究《尚书》、《诗经》与《春秋》的成果略作述评,藉以发潜德之幽光,张湘学之异彩。”

发送:湖南省政协,益阳市政协,益阳市民政局,桃江县政府办公室,桃江县政协
抄送: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湖南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湖南省政协文史委员会,湖南省文史馆,湖南省方志编纂委员会,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古籍研究所,岳麓书社,湖南人民出版社,东北大学,中山大学,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湖南师范大学树达学院,《湖湘文化研究与交流》杂志社,湖湘儒学高等研究中心,西华师范大学国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北京语言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光明文学遗产研究院,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中华书局,西北师大文史学院,美国康奈尔大学, 邵阳学院中文系,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华东师范大学现代汉语教研室暨语言认知与演化实验室.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中国语言学会. 汉语方言学会. 国际汉语语言学会. 中国音韵学研究会. 北京语言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语言所. 南开大学,台湾师范大学,淡江大学文学院,台湾南华大学、台湾佛光大学,美国欧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哲学系,山东大学文学院,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国家出版基金管理委员会,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曾氏宗亲网,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会长,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曾子文化委员会,教育部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国立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系,香港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学院,西雅图华盛顿大学亚洲语文系,美国语言学会,湖南教育出版社,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岳麓书社,湘潭大学图书馆,湖南大学文化研究院,《湖湘文库》编委会,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系,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中文系,美国Georgetown University中日文系,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香港中文大学,台湾中国音韵学会,台湾中国训诂学会,台湾中国文字学会,台湾中国经学会,武汉大学文学院,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文化部全国古籍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武汉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武汉大学汉语言文学典籍整理与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一键分享到:
上一篇文章 扬先祖美德,传世纪家风
    
下一篇文章 广东惠阳区三省福利促进会举行…
回到列表 打印本文 回到顶部 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不存在。

本站内容版权归《曾氏宗亲网》所有,如若引载,请注明出处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 - 2015 曾氏宗亲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0210983号 站长:曾广宾 法律顾问:曾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