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首页 宗亲投稿 曾氏族谱 曾氏纲要 论文特辑 曾氏名人 宗圣曾子 家族要闻 曾氏典故 关于本站
 您的位置:首页 -> 曾氏典故 -> 圣人的追赠与圣裔封赠

 
 
     
圣人的追赠与圣裔封赠
 
 
作者 曾昭演 来源 曾氏宗亲网 发表 2006-7-1 6:52:20 人气 15178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字号   
衍圣公、复圣公、宗圣公、述圣公、亚圣公的来由:

       孔子及其圣贤弟子近几百年来,封建朝廷对孔子嫡系后裔的封爵。在宋代以前,历代帝王曾将孔子嫡裔先后封作“奉祀君”、“关内侯”、“宗圣侯”、“奉圣亭侯”、“崇圣大夫”等。唐代追谥孔子为文宣王而尊以王爵,封其嗣褒圣侯为文宣公,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皇帝谓:“联稽考前训,博采众议,皆谓宜法汉之旧,革唐之失。”下诏“改至圣文宣王四十六代孙宗愿为衍圣公”,主持孔子祀事。其目的是希望孔子子孙宝贵连绵,使“圣裔”延续,“圣道”递传。在清顺治元年(1644年)十月十二日的诏书中写着:“孔子嫡孙则承大爵,……至明……赐一品服色,麟袍玉带,三台银印一颗,列文武班首,历传至今。”并沿袭明制,令“衍圣公长子至十五岁袭授钦依冠服二品服色”。于是孔子嫡孙世承封爵,达八、九百年之久。

[翰博] 指翰林院五经博士与太常寺五经博士两种。清顺治元年(1644年)诏书称:遵照明代的规定“衍圣公长子则承大爵,次子至十五岁则授以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以主子思子祀事。三子则袭太常寺博士,主汶上圣泽书院祀事。每随一代公爵递为更授”。孔氏翰博是指衍圣公之二弟、三弟承袭的爵位。这一代衍圣公去世,下一代袭爵时,则此两种博士由下一代二、三子袭爵。清代又规定衍圣公下属翰林院五经博士十五员:孔氏北宗一员,祀中庸书院;南宗一员,祀南方孔子庙;颜子,曾子,孟子,闵子,冉子(伯牛),冉子(仲弓)、端木子、仲子、言子、卜子、颛子、有子、东野氏各一员。

[奉祀官] 民国以来,封建皇帝已被推倒,不应再有公爵,“衍圣公”的封号显然不合时宜了。于是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一月十八日,国民政府下令:“兹以孔子嫡系孙孔德成为大成至圣先师奉祀官;衍氏为复圣奉祀官;曾氏为宗圣奉祀官;孟氏为亚圣奉祀官。以特任官待遇。”按:当时对文官的任命分特任、简任、荐任、委任四种,以特任规格最高。

自明代中起四姓同例。


四配

  颜回(前521——前481 颜氏,名回,字子渊,亦称颜渊。春秋末年鲁国(今山东曲阜)人。生于鲁昭公二十一年,卒于鲁哀公十四年,少孔子三十岁。家境清寒,处于“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论语·雍也第六》)的境地。然就其能有暇与父亲颜路“各异时事孔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的情况看,亦当有一定家产。颜回当于十六七岁时,在孔子“退而修《诗》、《书》、《礼》、《乐》”、集中授徒前后拜师,从此以后跟随孔子学习生活,终身未仕,直至四十一岁死去。

  曾参(前505——前432)姓曾名参,字子舆。尊称为曾子。南宋时,颜回、曾参、子思、孟子(名轲,受学于子思之弟子),被尊为“四配”;自东汉明帝十五年起配祭孔子,唐高宗总章元年封为“太子少保”,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封为“郕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封为“郕侯”,政和二年改为“武城侯”,宋度宗咸淳三年封为“郕国公”,元至顺元年封为“郕国宗圣公”。 明嘉靖九年改称“宗圣”。在山东嘉祥县南建有曾子庙。
  

  子思 孔子之孙,曾参的学生,继承人发挥孔子的中庸学说,其学说为孟子继承,被封为“述圣”。

  孟子 名轲,字子舆,将孔子“仁”的观念发展成“仁政”学说,被封为“亚圣”。
一键分享到:
上一篇文章 曾国藩故居富厚堂沿革
    
下一篇文章 一个出了很多曾姓名人的地方
回到列表 打印本文 回到顶部 关闭窗口

广州市白云山“金钟堂”泉公古墓(曾昭演,2006-7-1,25464)
曾文正公(国藩)墓(曾昭演,2006-7-1,15472)
曾国藩故居富厚堂沿革(黄鹤鸣,2006-7-1,13822)
一个出了很多曾姓名人的地方(玫瑰茶,2006-7-1,47085)

本站内容版权归《曾氏宗亲网》所有,如若引载,请注明出处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5 - 2015 曾氏宗亲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0210983号 站长:曾广宾 法律顾问:曾娜